‧中文名稱: |
多花野豌豆 更多多花野豌豆 |
‧英文名稱: | Blue Vetch,Cow Vetch |
‧學名: |
Vicia cracca Linn. |
‧科名: | 豆科(Leguminosea)碗豆屬(Vicia) |
‧別名: | 多花野豌豆,草藤(植物學大辭典),廣布野豌豆(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山野豌豆、山豌豆、細葉落豆秧、肥田草、宿根巢菜、透骨草,落豆秧(東北) |
‧原產地: | 廣布亞洲、歐洲、美洲;中國大部分地區都有分布。 |
‧分佈: | 台灣北部、花蓮、台東等地荒野草叢中、果園、路旁。 |
‧用途: | 1. 牧草:嫩時為牛羊等牲畜喜食飼料。2.水土保持綠肥作物:多花野豌豆為果園栽培綠肥作物,覆蓋地表效果極佳;可抑制雜草滋生兼具水土保持功用;適合種在果園防止雜草叢生,減少土壤流失。3.蜜源植物:花期早春為蜜源植物之一。4.藥用:性味:全草:苦、辛、平。效用:全草:祛風除濕,活血調經,解毒止痛。治風濕痹痛,肢體痿廢,跌打腫痛,濕疹,瘡毒,月經不調,便血,衄血,黃疸肝炎,浮腫,腰腳疼痛,閃腰盆氣,筋骨痙攣,大骨節病關節痛,扭挫傷,月經不調,白帶,陰囊濕疹,毒瘡。 |
‧莖: | 多年生草本,莖細長,長 80~120 公分,有多數分枝,四稜形;小枝條細長,柔弱,有柔毛,長藉卷鬚攀援他物。 |
‧葉: |
羽狀複葉長 8~16 公分,先端有細長卷鬚 2~3 條,葉軸散生毛茸,小葉互生,線形或線長橢圓形,長 1.5~3 公分,寬 0.2~0.4 公分,先端截斷狀並有一尖突,基部鈍,草質,表面光滑無毛,背面散生毛茸,細長毛緣;托葉基部與葉柄相連,線形,長 0.6~0.8 公分,先端銳尖,散生毛茸。 |
‧花: |
花 10~30 枚,紫紅色,長 1.2~2.0 公分,呈腋生直立的總狀花序,花序長 6~10 公分;花序軸光滑無毛,花梗長 0.1~0.25 公分;花萼長 0.35~0.45 公分,外面散生毛茸,下位裂片幾與萼筒相等,上位裂片較短;花冠狹蝶形,紅紫色、藍紫色或藍色,旗瓣倒卵形,頂端圓形或微缺,翼瓣稍彎刀形,有柄,龍骨瓣彎柴刀形;雄蕊 10 枚,1 枚分離;子房有柄,花柱頂部周圍被黃色腺體。2n=14,28. |
‧果實: | 莢果矩圓形或長橢圓形,褐色,長 1.5~2.5 公分,膨脹,兩端尖;種子 1~3 粒,近球形,黑色。 |
‧特性: |
多年生宿根草本;莖蔓性攀援狀,長 0.5~1 公尺,四稜形,全株微被毛。葉對生,偶數羽狀複葉,小葉 4~6 對,葉軸頂端變為卷鬚,分歧;小葉片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橢圓狀披針形,長 1~3 公分,寬 0.2~0.8 公分,基部鈍圓,先端鈍圓或微缺或細尖,全緣,上面微被毛,背面被灰白色短柔毛;托葉箭頭形或半截形。總狀花序腋生;花萼筒鐘形,上萼片三角形,較短,下萼片披針形或三角狀錐形;花冠狹蝶形,紅紫色、藍紫色或藍色,旗瓣倒卵形,頂端圓形或微缺,翼瓣稍彎刀形,有柄,龍骨瓣彎柴刀形;雄蕊 10 枚,1 枚分離;子房有柄,花柱頂部周圍被黃色腺體。莢果矩圓形或長橢圓形,褐色,長 1.5~2.5 公分,膨脹,兩端尖;種子 1~3 粒,近球形,黑色。花期 5~8 月。果期 8~10 月。野豌豆類植物在我國東北大部分地區作「透骨草」藥材使用。然「透骨草」藥材來源植物甚繁雜,主要包括檀香科之百蕊草;毛茛科之鐵線蓮屬(Clematis)之細葉鐵線蓮等多種;大戟科之地構葉;豆科之野豌豆屬(Vicia)之山豌豆等多種;鳳仙花科之鳳仙花;杜鵑花科之白珠樹屬(Gaultheria)之滇白珠樹等多種;紫葳科之角蒿;蘿藦科之徐長卿等在不同地區充作「透骨草」用。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409119010 多花野豌豆 |
‧拍攝地點: | 台中市東勢區往東勢林場勢林路路邊(1020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