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褥花

大果黃褥花

黃褥花00.JPG
黃褥花00
黃褥花01.JPG
黃褥花01
黃褥花02.JPG
黃褥花02
黃褥花-莖01.JPG
黃褥花-莖01
黃褥花1.jpg
黃褥花1
黃褥花08.JPG
黃褥花08
黃褥花10.JPG
黃褥花10
黃褥花-花00.JPG
黃褥花-花00
黃褥花-花01.JPG
黃褥花-花01
黃褥花-花萼00.JPG
黃褥花-花萼00
黃褥花-花萼01.JPG
黃褥花-花萼01
黃褥花-葉序01.JPG
黃褥花-葉序01
黃褥花-葉1.jpg
黃褥花-葉1
黃褥花-莖刺00.JPG
黃褥花-莖刺00
黃褥花-花蕊00.JPG
黃褥花-花蕊00
黃褥花-黃實00.JPG
黃褥花-黃實00
黃褥花-黃實03.JPG
黃褥花-黃實03
黃褥花-紅實00.JPG
黃褥花-紅實00
黃褥花-紅實01.JPG
黃褥花-紅實01
黃褥花-紅實02.JPG
黃褥花-紅實02
黃褥花-種子01.JPG
黃褥花-種子01

中文名稱:

黃褥花                                               更多黃褥花
英文名稱: Acerola、Barbados-cherry、West Indian Cherry

學名:

Malpighia glabra L.(美國佛羅里達州、古巴及中美洲等國)
Malpighia punicifolia L.(波多黎各等地區慣用)
Malpighia emarginata DC.(Vivaldi氏正名)

科名:

黃褥花科(Malpighiaceae)黃褥花屬(Malpighia)

別名:

黃褥花,大果黃褥花、西印度櫻桃、大果西印度櫻桃、巴佩道櫻桃、美國櫻桃
原產地: 熱帶美洲,西印度群島加勒比海地區的原住民早在好幾百年前即有栽種利用,後經由熱帶美洲傳至夏威夷、印度而至世界熱帶及亞熱帶地區其他各國。台灣早在日據時代(1910年)就引入栽種於植物園標本圃,1953年(民國42年)再由台灣大學林樸及嘉義農業試驗分所蔡致謨先後自美國佛羅里達州及波多黎各引進分別在台北林業試驗所及嘉義農業試驗分所試種。
分佈: 性喜高溫,台灣中南部較適合栽培。目前僅嘉義地區較多,西印度櫻桃在臺灣並未普遍。
用途: 1. 園藝觀賞:庭園樹、綠籬、盆栽、老株可作盆景,以觀花為主。 2. 食用:果實紅熟可食。
莖: 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 4 公尺,具有多數分枝;小枝伸長,光滑無毛;莖節有白色疣點,。

葉:

單葉對生,卵形至橢圓形,或卵狀披針形或長卵形葉尾鈍或內凹,長 3~7 公分,寬 1.5~3 公分,先端漸尖或銳尖,基部鈍或圓,紙質或薄革質,全緣,初有毛茸,後則為光滑無毛;葉脈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中肋顯著;葉柄長 0.3~0.5 公分,光滑無毛;常 2~5 片葉簇生一叢。

花:

花 3~5 枚,腋生,開放時徑 1.5~2 公分,擴展狀,紅色至粉紅色,少數亦有白色的,呈繖形花序排列;花序軸長 2~4 公分,直立,光滑無毛;花柄長 1~1.5 公分,光滑無毛;花萼 5 裂,裂片卵狀三角形,長 0.3~0.4 公分,先端銳尖,外面有腺體 8 枚;花瓣匙狀,圓形或闊圓形,長 0.8~1.2 公分,寬 0.7~0.9 公分,先端圓鈍,邊緣剪裂狀;雄蕊 10 枚,花絲基部合生,先端分離部分細長;花藥黃色;子房 3 室,花柱 3 條。
果實: 果實為核果,球形或扁球形,徑 1~1.5 公分,未熟果青綠色,熟果粉紅至鮮紅,略似櫻桃,肉少多汁,味酸,稍有香氣。

特性:

常綠灌木,莖節有白色疣點,株高 1~2 公尺高。葉對生,橢圓形到長卵形葉尾鈍或內凹,常 2~5 片葉簇生一叢。夏季時開粉紅色花,繖形花序,腋生,花冠五片,桃紫紅色,蕊黃色。果實球形或扁球形,未熟果青綠色,熟果粉紅至鮮紅,肉少多汁,味酸,稍有香氣。紅色漿果,營養價值高,可生食、可製果汁或釀酒。性喜高溫多濕,日照需充足。冬季整枝促使側枝生長,以利開花結果。
更多資料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421003020 黃褥花
應紹舜 臺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四卷 2.
黃褥花 p556
https://baike.baidu.com/item/西印度櫻桃/1209795 西印度櫻桃

拍攝地點: 雲林縣古坑鄉華山國小校門口東側(1021031);東勢林場(1070623)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