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大葉南蛇藤 更多大葉南蛇藤 |
‧英文名稱: | Kusano Bitter Sweet |
‧學名: |
Celastrus kusanoi Hayata |
‧科名: | 衛矛科(Cflastraceae)南蛇藤屬(Celastrus) |
‧別名: | 大葉南蛇藤、過山風、風藥、大本南蛇藤、大本穿山龍、圓葉南蛇藤(廣西、海南植物誌)、Siginau(泰雅) |
‧原產地: | 台灣、中國大陸華中、華南各地。 |
‧分佈: | 台灣中南部低、中海拔 300~2500 公尺森林中。 |
‧用途: | 1. 藥用:性味:根:微甘、平。效用:根:宣肺化痰,止咳,解毒。治咽喉痛,肺癆,跌打損傷,骨折;莖:袪風除溼,活血止痛。治風濕痺痛,跌打損傷。 |
‧莖: | 攀援性藤狀灌木,莖伸長而且蔓性,具多數分枝,有皮孔,枝條直立或斜上昇;小枝光滑無毛至有毛,長可達 18 公尺。 |
‧葉: |
葉互生,近圓形或闊橢圓形,長 6~10 公分,寬 5~7 公分,先端圓而有時鈍急尖,基部闊截斷狀或近似心形,葉紙質或幼時膜質,葉緣有不明顯鋸齒,表面有光澤的綠色,背面淡綠色,兩面皆光滑無毛,側脈每邊 4~7 條,兩面均明顯,網脈疏散;葉柄長 2.5~3 公分,內面有溝紋,光滑無毛。 |
‧花: |
花多數,小形,呈頂生或腋生的圓錐狀聚繖花序,花序長 3~4 公分,常具有 2~3 分歧,光滑無毛;通常有花 3~7 朵,花梗長 0.3~0.5 公分,被粉狀微毛;萼片三角形,鈍頭,長約 0.1 公分;花瓣線狀披針形,長約 0.4 公分;雄蕊長約 0.3 公分,花絲有粉狀小乳頭腺體;子房近球形,柱頭 3 裂,外彎。花期 3~5 月。 |
‧果實: | 蒴果球形或近球形,直徑 0.8~1 公分,成熟時橙黃色,3 瓣裂;瓣片圓形,先端短銳尖;種子具有光澤的紅色假種皮,有種子 3~6 顆,歪圓柱形,略彎曲,長 0.45 公分,寬 0.25 公分;種皮成熟時黑褐色,粗糙,革質,具乳頭狀突起。果期 8~10 月。 |
‧特性: |
落葉攀援性藤狀灌木,小枝光滑至有毛,長可達 18 公尺。葉互生,葉柄長 1~2 公分,葉紙質或幼時膜質,近圓形或闊橢圓形,長 6~10 公分,寬 5~7 公分,先端圓而有時鈍急尖,基部闊楔形或圓,兩面均無毛,側脈每邊 4~7 條,兩面均明顯,網脈疏散。聚繖花序圓錐狀,頂生或腋生,通常有花 3~7 朵,花梗長 0.3~0.5 公分,被粉狀微毛;萼片三角形,鈍頭,長約 0.1 公分;花瓣線狀批披針形,長約 0.4 公分;雄蕊長約 0.3 公分,花絲有粉狀小乳頭腺體;子房近球形,柱頭3裂,外灣。蒴果球形或近球形,成熟時橙黃色,直徑 0.6~0.7 公分,種子鮮紅色有光澤,有種子 3~6 顆,圓柱狀,稍彎,成熟時黑褐色,有微小的短橫紋或小窩點。花期 3~5 月。果期 8~10 月。大葉南蛇藤黃色的蒴果成熟後會裂成三瓣,露出橘色的假種皮(像龍眼、荔枝白白的果肉其實就是假種皮),有光澤。近看像橘子,不可以吃。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431001020
大葉南蛇藤 |
‧拍攝地點: |
后里鄉鳳凰山往觀音山步道旁(941228-1060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