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01.JPG
蒜01
蒜1.JPG
蒜1
蒜02.JPG
蒜02
蒜2.JPG
蒜2
蒜03.JPG
蒜03
蒜3.JPG
蒜3
蒜頭1.JPG
蒜頭1
蒜頭2.JPG
蒜頭2
蒜頭3.JPG
蒜頭3
蒜頭4.JPG
蒜頭4
蒜頭5.JPG
蒜頭5
蒜頭6.JPG
蒜頭6
蒜頭7.JPG
蒜頭7
蒜頭8.JPG
蒜頭8

蒜6

蒜7

蒜4

蒜8

蒜5

蒜9

蒜10

‧中文名稱:

大蒜
‧英文名稱: Giant Garlic,Sand Leek,Spanish Garlic,Wild Rocambole

‧學名:

Allium scorodoprasum L. var. viviparum Regel.
Allium sativum L.

‧科名:

百合科(Liliaceae)蔥屬(Allium)

‧別名:

葫、胡蒜、麝香草、蒜、蒜仔蒜苔蒜頭、大豆蒜、珠芽小蒜、胎生小蒜、大蒜花青蒜
‧原產地: 亞洲中西部,栽培歷史已逾兩千年,在漢朝由張騫自西域引進中國。
‧分佈: 台灣各地。雲林、彰化、臺南等縣栽培最多。
‧用途: 1. 食用大蒜是日常飲食生活中,重要的蔬菜及調味品。 2. 藥用:性味:全草:辛。效用:鱗莖:健胃,整腸,袪痰,消腫,利尿,驅蟲,滅菌。治腸內寄生蟲,細菌疾患,霍亂,傷寒,痢疾,流行性感冒,消化不良,便瀉水腫,肺結核,百日咳,癌症等;外用治輪癬,皮膚絲狀菌病,化膿性傷口。
‧莖: 鱗莖球形或圓錐形,徑 3~6 公分,由 6~10 個肉質瓣狀小鱗莖緊密排列組成,外包灰白色或淡紫紅色乾膜質鱗皮。

‧葉:

葉數片,基生,實心,扁平,線狀披針形,灰綠色,長達 50 公分,寬 2~2.5 公分,基部鞘狀。

‧花:

花莖直立,較葉長,高 55~100 公分,圓柱狀,苞片 1~3 枚,膜質,淺綠色;繖形花序頂生;花小,多數稠密,花間常雜有淡紅色珠芽,直徑 0.4~0.5 公分;花梗細長;花被片 6,粉紅色,橢圓狀披針形;雄蕊 6,白色,花絲基部擴大,合生,內輪花絲兩側有絲狀伸長齒;子房上位,淡綠白色,長圓狀卵形;雌蕊 1,3 心皮,3 室。
‧果實: 果實為蒴果,1 室開裂。種子黑色。

‧特性:

多年生草本,全株具特異蒜臭氣。台灣一般在 8~9 月以麟莖下種,隔年清明節前(3~4 月)採收。市場品則為不開花的品系為大宗。各地均有栽培。幼株(青蒜)當調味蔬菜,成熟麟莖則純粹當調香料。

‧更多資料:

https://tbd.tbn.org.tw/plant100/WebPlantDetail.aspx?tno=610002101
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6)-227臺灣鹿藥 p267 台北南天書局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下冊 2903台灣鹿藥 國立編譯館主編
中國植物誌 第 14 卷 268 頁 PDF
http://www.cdo23.idv.tw/Web02/w029/web701.htm
http://zh.wikipedia.org/wiki/蒜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92年10月123頁

‧拍攝地點: 后里鄉公館村尾社莊冬季的田地中(931017)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