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天龍二葉松 更多天龍二葉松 |
‧英文名稱: | |
‧學 名: | Pinus fragilissima Businsky |
‧科 名: | 松科(Pinaceae)松屬(Pinus) |
‧別 名: | 天龍二葉松 |
‧原產地: | 台灣特有種。 |
‧分 布: | 台灣南部橫貫公路新武呂溪沿岸,花、東中央山脈山區的其他峽谷和海岸山脈都有分布,喜好生長於向陽岩坡上。 |
‧用 途: | 1. 觀賞樹:臺灣二葉松可適應的範圍最廣,從平地到高山它均可生長,是優良的美化樹種。2. 木材供建築用材、枕木、造紙和採脂等,樹幹亦可採松脂。3. 毬果供花材用。4.藥用:效用:松脂:消腫、止痛。治跌打。松節油,松餾油,透明松香,生松脂,松精油等均入藥;葉含維他命C。 |
‧莖: | 喬木,高通常不超過 12 公尺,分枝開展而易折斷,當年生枝條單節,前一年的枝芽灰褐色,芽筒狀,長達 3 公分;樹皮的發展,一開始為不規則鱗狀,老樹的樹皮甚厚,深縱裂且稜深可達 10 公分。 |
‧葉: | 葉為 2 針一束,偶 3 針一束(可孕性枝),長 (12~) 16~20 (~22) 公分,寬 (0.9~) 1~1.2(~1.35) 公釐,淡綠色,纖細而易彎曲(柔軔),直線或略彎,葉內樹脂管 4~6(7)。 |
‧花: | 雄花穗由去年生枝稍葉腋長出;雌花穗由枝稍頂芽基部周圍發生;花期 2~3 月。 |
‧果實: | 成熟毬果乾裂,略反捲,全毬果外觀卵形至長橢圓圓錐形,易脆;成熟毬果長 (5~)6~9(~10) 公分,展開時寬度約 5~8 公分,毬果可在枝上宿存多年,掉落時常不帶果柄;果鱗薄,呈螺旋狀緻密排列,約 120~220 片,最大的果鱗長 2~3 公分,寬 1.2~1.5 公分,長寬比 1.5~2.5,最寬部位在下斷,比鱗背(apophysis)還寬;鱗背肉桂色(暗紅色);鱗果未張開前(毬果閉合),鱗背外形由略不規則菱形至上半略圓、下半楔形,果鱗展開後,因木質化組織收縮,上半變成略不規則三角形,下半變成不規則略高三角形,中間一條「水平稜線脊」略為隆起;種子約 0.4~0.55 公分ㄨ0.22~0.3 公分,具翅,翅長約 1.1~2.5 公分,寬約 0.45~0.75 公分。 |
‧特 性: | 天龍二葉松是2003年由捷克學者布辛斯基正式發表的新物種,為生長於台東天龍峽谷的特有松樹,不同於台灣常見的台灣二葉松,為喬木,但高通常不超過 12 公尺,分枝開展而易折斷,當年生枝條單節,前一年的枝芽灰褐色,芽筒狀,長達 3 公分;樹皮的發展,一開始為不規則鱗狀,老樹的樹皮甚厚,深縱裂且稜深可達 10 公分。葉為 2 針一束,偶 3 針一束(可孕性枝),長 (12~) 16~20 (~22) 公分,寬 (0.9~) 1~1.2(~1.35) 公釐,淡綠色,纖細而易彎曲(柔軔),直線或略彎,葉內樹脂管 4~6(7)。成熟毬果乾裂,略反捲,全毬果外觀卵形至長橢圓圓錐形,易脆;成熟毬果長 (5~)6~9(~10) 公分,展開時寬度約 5~8 公分,毬果可在枝上宿存多年,掉落時常不帶果柄;果鱗薄,呈螺旋狀緻密排列,約 120~220 片,最大的果鱗長 2~3 公分,寬 1.2~1.5 公分,長寬比 1.5~2.5,最寬部位在下斷,比鱗背(apophysis)還寬;鱗背肉桂色(暗紅色);鱗果未張開前(毬果閉合),鱗背外形由略不規則菱形至上半略圓、下半楔形,果鱗展開後,因木質化組織收縮,上半變成略不規則三角形,下半變成不規則略高三角形,中間一條「水平稜線脊」略為隆起;種子約 0.4~0.55 公分ㄨ0.22~0.3 公分,具翅,翅長約 1.1~2.5 公分,寬約 0.45~0.75 公分。本種最大的特徵包括:1.樹冠:甚稀疏的樹冠。2.毬果:毬果長 6~9 公分,呈對稱形,果鱗易脆折,鱗臍扁平。最相近或相關物種為琉球松及台灣二葉松。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207006620
天龍二葉松 |
‧拍攝地點: | 南部橫貫公路東段天龍飯店附近(1020316-03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