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毛氈苔 | |||||||||||||||||||||
|
‧中文名稱: |
小毛氈苔 更多小毛氈苔 |
‧英文名稱: |
Spathulate Sundew |
‧學名: |
Drosera
spathulata Lab.(誤) Drosera spatulata Lab.(正確) |
‧科名: |
茅膏菜科(Droseraceae)茅膏菜屬(Drosera) |
‧別名: |
小毛氈苔,金接梅、匙葉茅膏菜、地氈草、錦地羅、石牡丹、落地金錢,日露草 |
‧原產地: |
毛氈苔產於熱、溫帶,半數約生長在澳洲,台灣一共出產四種,以小毛氈苔為多,喜歡生長在潮溼山壁上。 |
‧分佈: |
台灣北部及東北部山區,如內湖、觀音山、七星山、竹北溼地等,生長在潮濕的山壁,常與苔蘚類混生。 |
‧用途: | 1.觀賞用:造形特殊,可作為小盆景觀賞用。2.藥用:性味:全草:淡、寒。效用:全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化痰消積。治感冒,咳嗽,口渴,吐血,咯血,疔瘡。 |
‧莖: | 草本,莖不明顯且很短,上叢生葉子;根細而短,根系不發達,支根較少,不會入土太深。 |
‧葉: |
葉基生,通常互生,有時輪生,倒披針狀匙形,葉片向四方水平展開,如蓮座排列,葉芽最初盤旋狀捲曲,可防止水分蒸散,葉基具白色撕裂狀苞片,葉片上面有會分泌黏稠液體的腺毛。 |
‧花: |
夏季至秋季時開粉紅色或白色花,花莖細長,頂端捲曲,總狀花序上的花瓣由上往下依序一次開 1~3 朵,萼片及花瓣各為 5 片,雌雄同株;苞片針形,萼 5 裂,具腺毛;5 枚花瓣呈白或紫紅色,倒卵形;雄蕊 5 枚,雌蕊柱頭 2~6 分歧,玫瑰紅;花柱 3。 |
‧果實: | 蒴果長約 0.15 公分,種子黑色、細小,形狀多變。 |
‧特性: |
小毛氈苔是台灣產毛膏菜科茅膏菜屬的草本食蟲植物。葉緣及葉面都長滿了細密的腺毛,細毛會分泌黏液捕捉小蟲,再以消化液將小蟲分解獲得氮素。夏至秋季開紫紅色小花,花莖細長,花會長的很高,這是為了要防止小蟲在採花蜜時,不小心被小毛氈苔黏到。小毛氈苔能行無性生殖,在葉緣長出小苗,利用葉片來繁殖。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353001040 小毛氈苔 |
‧拍攝地點: | 台北市陽明山國家公園七星山步道旁(9803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