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葉山茶

尾葉山茶00.JPG
尾葉山茶00
尾葉山茶-花00.JPG
尾葉山茶-花00
尾葉山茶-花03.JPG
尾葉山茶-花03
尾葉山茶-枝0.JPG
尾葉山茶-枝0
尾葉山茶-花04.JPG
尾葉山茶-花04
尾葉山茶-花05.JPG
尾葉山茶-花05
尾葉山茶-花苞01.JPG
尾葉山茶-花苞01
尾葉山茶-葉02.JPG
尾葉山茶-葉02
尾葉山茶-葉00.JPG
尾葉山茶-葉00
尾葉山茶-葉01.JPG
尾葉山茶-葉01
尾葉山茶-莖0.JPG
尾葉山茶-莖0
尾葉山茶-葉03.JPG
尾葉山茶-葉03
尾葉山茶-葉04.JPG
尾葉山茶-葉04
尾葉山茶-葉05.JPG
尾葉山茶-葉05
尾葉山茶-葉07.JPG
尾葉山茶-葉07
尾葉山茶-葉08.JPG
尾葉山茶-葉08
尾葉山茶-葉09.JPG
尾葉山茶-葉09
尾葉山茶-葉10.JPG
尾葉山茶-葉10
尾葉山茶-葉11.JPG
尾葉山茶-葉11
尾葉山茶-葉12.JPG
尾葉山茶-葉12
尾葉山茶-葉13.JPG
尾葉山茶-葉13

‧中文名稱:

尾葉山茶                                       更多尾葉山茶
‧英文名稱: Caudate Camellia,Tailed-leaf Camellia

‧學名:

Camellia caudata Wall.
Camellia caudata Wall. var. gracilis Yamamoto ex Keng

‧科名:

茶科(Theaceae)茶屬(Camellia)

‧別名:

尾葉山茶,台灣山茶、台灣茶梅、長尾毛蕊茶
‧原產地: 印度、越南、緬甸、不丹、中國南部(四川、雲南、廣東、廣西及湖南)及台灣。

‧分布:

生長在台灣東部、中部及南部海拔約 300~1,000 公尺的山地的森林內或路旁,較為稀少。

‧用途:

1.可供為臺灣低、中海拔之觀賞樹木。2.藥用:性味:葉:甘、苦、平。效用:莖、葉、花:活血止血,祛腐生新。
‧莖: 高多在 5 公尺以下,樹枝細長,幼時有毛茸,老時則為紫色或暗紫色,小枝直立或斜上昇,細長,有柔毛。

‧葉:

葉互生,長橢圓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 6~12 公分,寬 1.5~3.5 公分,先端長尾狀漸尖,基部楔形,革質,葉緣有細鋸齒,表面光滑無毛,背面散生柔毛;中脈有短毛,下面多少有稀疏長絲毛,側脈 6~9 對,在上下兩面均能見,邊緣有細鋸齒;葉柄長 0.4~0.5 公分,有柔毛。

‧花:

花單生或二枚叢生,生長於枝條先端葉腋,白色,開放時徑約 2 公分;花柄長 3~4 公分,粗壯;小苞片 3~5 枚,殘存;花萼杯形,寬卵形或半圓形,外面密生柔毛,殘存;花瓣 5 枚,圓形或卵圓形,長 1~1.5 公分,寬 0.8~1 公分,先端鈍,邊緣有細毛;雄蕊多數,花絲分離部份密生毛茸,雌蕊除柱頭外,密生白色長柔毛或絨毛。花期 10 月至隔年 3 月。
‧果實: 果實為蒴果,橢圓形或球形,徑 1~1.5 公分,先端銳尖,通常只有一顆種子;種子球形,帶褐色色澤。

‧特性:

常綠小喬木,高多在 5 公尺以下,樹枝細長,幼時有毛茸,老時則為紫色或暗紫色,小枝直立或斜上昇,細長,有柔毛。葉互生,長橢圓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長 6~12 公分,寬 1.5~3.5 公分,先端長尾狀漸尖,基部楔形,革質,葉緣有細鋸齒,表面光滑無毛,背面散生柔毛;葉柄長 0.4~0.5 公分,有柔毛。花單生或二枚叢生,生長於枝條先端葉腋,白色,開放時徑約 2 公分;花柄長 3~4 公分,粗壯;小苞片 3~5 枚,殘存;花萼杯形,寬卵形或半圓形,外面密生柔毛,殘存;花瓣 5 枚,圓形或卵圓形,長 1~1.5 公分,寬 0.8~1 公分,先端鈍,邊緣有細毛;雄蕊多數,花絲分離部份密生毛茸,雌蕊除柱頭外,密生白色長柔毛或絨毛。蒴果橢圓形或球形,徑 1~1.5 公分,先端銳尖,內有種子 1~2 枚;種子球形,帶褐色色澤。花期 10 月至隔年 3 月。
‧更多資料: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351003030 尾葉山茶
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五卷 1.
尾葉山茶 p.9 840915 初版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上冊 1418尾葉山茶 p709 國立編譯館主編
中國植物誌 第 49(3) 卷 192 頁 PDF 長尾毛蕊茶
https://baike.baidu.com/item/長尾毛蕊茶 長尾毛蕊茶
https://zh.wikipedia.org/zh-hk/尾葉山茶 尾葉山茶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尾葉山茶 92年10月318頁

‧拍攝地點: 國立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園特展室(1010101)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