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桂花 | |||||||||||||||||||||
|
‧中文名稱: |
山桂花 更多山桂花 |
‧英文名稱: |
Japanese Maesa |
‧學名: |
Doraena
japonica
(Thunb.) Doraena japonica Thunb. Maesa japonica (Thunb.) Moritzi(杜莖山) Maesa japonica (Thunb.) Moritzi var. elongata Mez Maesa randaiensis Hayata Maesa taiheizanensis Sasaki Maesa japonica (Thunb.) Moritzi ex Zoll. |
‧科名: | 紫金牛科(Myrsinaceae)山桂花屬(Maesa) |
‧別名: |
山桂花、日本山桂花、杜莖山、杜恒山『綱目』、金砂根(江西)、白茅茶(廣東)、白花茶(海南島,雲南),白毛茶、野胡椒(廣西)、水光鐘(浙江)、踏天橋(湖南)、望山槁、六角草 |
‧原產地: |
中國大陸西南及長江以南各省,台灣、日本及越南北部;生於海拔 300~2,000 公尺的山坡或石灰山雜木林蔭下,或路旁灌木叢中。 |
‧分佈: |
宜蘭、桃園、苗栗、台中、南投、嘉義、高雄、屏東、花蓮、蘭嶼、綠島,低至高海拔闊葉樹林內。 |
‧用途: | 1. 食用:果可食,微甜。2.藥用:全株供藥用,有袪風寒、消腫之功,用於治腰痛、頭痛、心燥煩渴、眼目暈眩等症;根與白糖煎服治皮膚風毒,亦治婦女崩帶;莖、葉外敷治跌打損傷,止血。性味:根、葉:苦、寒。效用:根:袪風邪,解疫毒,消腫脹。治感冒,性傳染病,寒熱發歇不定,身疼,煩燥,口渴,頭痛,眩暈,水腫,腰痛,外傷出血。3.蝴蝶食草:山桂花的葉是埔里波紋小灰蝶幼蟲的食草。4.蜜源植物;山桂花的花是紅邊小灰蝶的蜜源植物。 |
‧莖: | 灌木,直立,有時外傾或攀援,高 1~3 (~5)公尺 ;小枝無毛,具細條紋,疏生皮孔。 |
‧葉: |
葉片革質,有時較薄,橢圓形至披針狀橢圓形,或倒卵形至長圓狀倒卵形,或披針形,頂端漸尖、急尖或鈍,有時尾狀漸尖,基部楔形、鈍或圓形,一般長約 10 公分,寬約 3 公分,也有長 5~15 公分,寬 2~5 公分,幾全緣或中脈以上具疏鋸齒,或除基部外均具疏細齒,兩面無毛,葉面中、側脈及細脈微隆起,背面中脈明顯隆起,側脈 5~8 對,不甚明顯,尾端直達齒尖;葉柄長 0.5~1.3 公分。 |
‧花: |
總狀花序或圓錐花序,單一或 2~3 個腋生,長 1~3(~4) 公分,僅近基部具少數分枝,無毛,無毛;苞片卵形,長不到 0.1 公分;花梗長 0.2~0.3 公分,無毛或被極疏的為柔毛;小苞片廣卵形或腎形,緊貼花萼基部,無毛,具疏細緣毛或腺點;花萼長約 0.2 公分,萼片長約 0.1 公分,卵形至近半圓形,頂端鈍或圓形,具明顯的脈狀腺條紋,無毛,具細緣毛;花冠白色,長鐘形,管長 0.35~0.4 公分,具明顯的脈狀腺條紋,裂片長為管的 1/3 或更短,卵形或腎形,頂端鈍或圓形,邊緣略具細齒;雄蕊著生於花冠管中部略上方,內藏;花絲與花藥等長,花藥卵形,背部具腺點;柱頭分裂。花期 1~3 月。 |
‧果實: | 果球形,直徑 0.4~0.5 公分,有時達 0.6 公分,肉質,具脈狀腺條紋,宿存萼包住果實頂端,常冠有宿存花柱。果期 10 月或 5 月。 |
‧特性: |
常綠灌木或亞蔓狀,高 1~3 公尺,分枝少,枝條下垂性,具皮孔,平滑。葉互生,柄長 0.5~1.3 公分,葉片長橢圓形或狹橢圓形,長 5~15 公分,寬 2~5 公分,基部楔形或鈍形,先端漸尖或急尖,全緣或中上部疏鋸齒,兩面光滑無毛。總狀花序,腋生,長 1~3 公分;小花具短梗及小苞片;花萼鐘形,5 裂;花冠筒狀鐘形,長 0.3~0.4 公分,黃白色,頂端 5 裂;雄蕊則多藏於花冠筒內;雄蕊 5 枚,纖弱;子房下位,球形,1 室,胚珠多數。果實球形,萼及花柱宿存,熟時稍漿質;種子多數,細小,黑色。花期春、夏間。果期夏、秋間。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504004020
山桂花 |
‧拍攝地點: | 台中市鳶嘴山林道旁(960224);南投縣仁愛鄉清境農場(1020224);橫嶺山(10810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