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檳榔 | |||||||||||||||||||||
|
‧中文名稱: | 山檳榔 |
‧英文名稱: | Wild Pinanga Palm |
‧學 名: | Pinanga
tashiroi Hayata Pinanga bavensis Beccari Pseudopinanga tashiroi (Hayata) Burret. |
‧科 名: | 棕櫚科(Arecaceae)山檳榔屬(Pinanga) |
‧別 名: |
山檳榔,蘭嶼檳榔 |
‧原產地: | 臺灣特有種。 |
‧分布: | 蘭嶼,生於近溪谷或較濕之山坡。 |
‧用途: | 1.食用:雅美(達悟)人在山上工作時,如果肚子餓了,或是口渴了,就會把山檳榔的莖頂的嫩心挖出來吃,可以充飢止渴。但若非必要,盡量避免摘食嫩莖,棕櫚植物的嫩莖一但被摘,就等於宣告它的死期。 |
‧莖: | 幹通直,高可達 5 公尺,徑約 20 公分,不分枝,基部膨大,葉脫落後形成明顯的環紋,中部以上青綠色。 |
‧葉: | 葉在頂端叢生;羽狀複葉,長 1.3~1.8 公尺 ,光滑,葉軸 3 稜形,小葉披針狀線形或線形,長 30~60 公分,寬 2.5~5 公分,基部較狹,先端小葉癒合,有不規則分裂。 |
‧花: | 花序穗狀,著生於最下一葉的葉基部,有佛焰苞狀大苞片,長倒卵形,長達 40 公分,光滑,花序多分枝,下垂;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小,乳白色,多數,花瓣 3,卵形,鑷合狀;完全雄蕊 36~42,無柄,花絲短小,花葯基著,退化雌蕊 3,絲狀;雌花較大而少,無柄,著生於花序軸或分枝基部,花萼 3,長圓狀卵形,長 0.2~0.3 公分,子房 1 室。 |
‧果實: | 漿果卵圓形或長圓形,長約 1.2 公分,花萼宿存,熟時深紫色,具種子 1。 |
‧特徵: | 山檳榔為棕櫚科山檳榔屬植物,高可達 5 公尺,不分枝,葉脫落後形成明顯的環紋。葉在頂端叢生;羽狀複葉,長 1.3~1.8 公尺 ,光滑,葉軸 3 稜形,小葉披針狀線形或線形,長 30~60 公分,寬 2.5~5 公分,基部較狹,先端小葉癒合,有不規則分裂。花序穗狀,再分枝,下垂;雄花乳白色,花瓣 3,卵形,鑷合狀;完全雄蕊 36~42,無柄。漿果卵形,具種子 1。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629021020 山檳榔 |
‧拍攝地點: | 國立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蘭嶼區(9606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