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梅

茶梅00.JPG
茶梅00
茶梅01.JPG
茶梅01
茶梅-葉00.JPG
茶梅-葉00
茶梅-花苞00.JPG
茶梅-花苞00
茶梅-花00.JPG
茶梅-花00
茶梅-花01.JPG
茶梅-花01
茶梅-花02.JPG
茶梅-花02
茶梅-花03.jpg
茶梅-花03
茶梅-花04.jpg
茶梅-花04
茶梅-花05.jpg
茶梅-花05
茶梅-花06.jpg
茶梅-花06
茶梅-花07.jpg
茶梅-花07
茶梅-花08.jpg
茶梅-花08
茶梅-花09.jpg
茶梅-花09
茶梅-花10.jpg
茶梅-花10
茶梅-花11.jpg
茶梅-花11
茶梅-花12.jpg
茶梅-花12
茶梅-花13.jpg
茶梅-花13
茶梅-花蕊00.JPG
茶梅-花蕊00
茶梅-幼果00.JPG
茶梅-幼果00
茶梅-幼果01.JPG
茶梅-幼果01

‧中文名稱:

茶梅
‧英文名稱: Sasanqua Camellia

‧學名:

Camellia sasanqua Thunb.
Camellia miyagii (Koidz.) Makino & Nemoto

‧科名:

茶科(Theaceae)茶屬(Camellia)

‧別名:

茶梅(花鏡),茶梅花(群芳譜)、山茶花、琉球短柱茶
‧原產地: 中國、日本及琉球;台灣於明末移民時便已引進栽植。

‧分布:

台灣各地皆有種植,惟不及山茶花來得普遍常見

‧用途:

1.觀賞用:為優良觀賞樹木。
‧莖: 常綠灌木,高很少超過 3 公尺,具有多數分枝,枝幼時具短柔毛,老時則光滑無毛。

‧葉:

葉橢圓形或長橢圓狀卵形,長 3~7 公分,寬 1.5~2.5 公分,先端鈍或銳,基部略鈍,革質,葉緣有細鋸齒,表面暗綠色而有光澤,背面則為淡綠色,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葉脈散生毛茸;葉柄短,長 0.2~0.4 公分,略有毛茸。

‧花:

花單生或二枚生長於枝條的先端,白色(但園藝品種則有紅色及紫紅色),較山茶花略小,徑 3~4 公分;苞片數枚,覆瓦狀排列,花萼小,鐘形,先端 5 裂,裂片扁圓形,花瓣 5 枚(但園藝品種則有重瓣者),倒卵形或長橢圓形,長 1.5~2 公分,寬 0.6~0.8 公分,先端凹或溝二裂;雄蕊多數,基部略合生,子房有短柔毛,三室。花期 1~4 月。
‧果實: 果實為蒴果,倒卵狀球形,疏生長毛,徑約 2 公分。

‧特性:

茶梅(Camellia sasanqua)為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屬(Camellia)常綠灌木,因其花型兼具茶花和梅花的特點,故稱茶梅。它體態玲瓏,葉形雅致,花色豔麗,花期長,是賞花、觀葉俱佳的著名花卉。常綠小喬木,嫩枝被毛。單葉,互生,具葉柄,柄長約 0.5 公分;葉片長 3~6 公分,寬 1.5~3 公分,闊披針形至長橢圓狀卵形,葉基鈍形至楔形,葉尖銳或鈍,細鋸齒緣,葉脈及葉柄均被粗毛。花單立或雙出,頂生,粉紅或白色,徑 3~6 公分,無梗;萼片扁圓形;花瓣 5 片或為重瓣,倒卵形,凹裂或 2 淺裂;雄蕊多數,基部合生;子房密被白色毛,3 室。果實為蒴果,徑約 2 公分,倒卵狀球形,疏被長毛。栽培品種有重瓣茶梅和大葉茶梅。
‧更多資料:

https://tbd.tbn.org.tw/plant100/WebPlantDetail.aspx?tno=351003100  茶梅
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五卷 12.茶梅 p24  840915 初版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上冊 1422茶梅 p711 國立編譯館主編
呂福原 等著 臺灣樹木圖誌 第二卷 茶梅 p245 民95年 中興大學森林系
中國植物誌 第 49(3) 卷 012 頁 PDF 茶梅
https://baike.baidu.com/item/茶梅/1069675 茶梅
https://i-hua.../2009/12/blog-post_8227.html  暖陽賞茶梅
https://zh.wikipedia.org/zh-tw/茶梅 茶梅

‧拍攝地點: 台中市外埔區民宅(991213)國立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園特展室(1010101-1010205)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