鵝仔草

鵝仔草00.JPG
鵝仔草00
鵝仔草01.JPG
鵝仔草01
鵝仔草03.JPG
鵝仔草03
鵝仔草02.JPG
鵝仔草02
鵝仔草04.JPG
鵝仔草04
鵝仔草05.JPG
鵝仔草05
鵝仔草06.JPG
鵝仔草06
鵝仔草07.JPG
鵝仔草07
鵝仔草08.JPG
鵝仔草08
鵝仔草09.JPG
鵝仔草09
鵝仔草10.JPG
鵝仔草10
鵝仔草11.JPG
鵝仔草11
鵝仔草12.JPG
鵝仔草12
鵝仔草13.JPG
鵝仔草13
鵝仔草-幼株.JPG
鵝仔草-幼株
鵝仔草-幼株0.JPG
鵝仔草-幼株0
鵝仔草-幼株1.JPG
鵝仔草-幼株1
鵝仔草-根鬚.JPG
鵝仔草-根鬚
鵝仔草-葉0.JPG
鵝仔草-葉0
鵝仔草-葉1.JPG
鵝仔草-葉1
鵝仔草-葉2.JPG
鵝仔草-葉2

中文名稱:

鵝仔草

英文名稱:

Indian Lettuce,Wild Lettuce

學名:

Pterocypsela indica (L.) C. Shih
Lactuca indica L.
‧科名: 菊科 ( Compositae )刺果菊屬(Pterocypsela)

別名:

鵝仔草山萵苣、大號山鵝仔草、山鵝草、鵝仔菜、馬尾絲、英仔草、英仔菜、山鵝菜、苦菜、野萵苣,翅果菊(中國植物誌),苦萵苣(江西),山馬草(廣東),野萵苣(海南植物志)、Sanma(阿美)、Yahobara(泰雅)、Sama(布農)、Sama'kk(排灣)

原產地:

廣泛分佈於歐、亞大陸的溫帶及亞熱帶地區。

分佈:

分佈於低至中海拔之向陽的開闊地。台灣全島平地及低海拔山區,常出現於向陽荒地、路旁、斜坡及耕地附近。
用途: 1. 食用:用開水燙過後,就是一道好蔬菜(救荒野菜之一)。亦可當雞、鴨、鵝的飼料。山萵苣是台灣著名的野菜,其幼苗及嫩莖葉可食,以沸水汆燙去其苦味,再行炒食、煮湯皆十分可口,可作一般蔬菜食用。此外,山萵苣也是鴨、鵝的最佳飼料,因此又被稱為鵝仔草或山鵝菜。幼苗及嫩莖葉可煮或炒食用。2.藥用:全草:寒、苦。效用:全草降血壓,散結袪瘀,理氣健胃,清熱解毒,活血止痛。治扁桃腺炎,咽喉發炎,肺炎咳嗽,肝炎,膽囊炎,胃痛,腸炎;外用治皮膚炎。
莖: 莖中空、直立,莖高達 60~150 公分,上部多分枝;有較粗的主垂直直伸,生多數鬚根;無毛,全株含有豐沛的白色乳汁。

葉:

葉互生,根生葉較莖生葉大,葉形變化極大,線形、長橢圓形至披針形,葉全緣至深羽裂;葉正面綠色,背面灰白色;下部葉披針形或長橢圓形,邊緣深羽裂,長 10~30 公分,寬 1~1.3 公分。

花:

頭狀花序果期卵球形,多數沿莖枝頂端排成圓錐花序或總狀圓錐花序。總苞長 1.5 公分,寬 0.9 公分,總苞片 4 層,外層最短,卵形或長卵形,長 0.3~0.3 5 公分,寬 0.15~0.2 公分,頂端急尖或鈍,中內層長披針或線狀披針形,長 1 公分或過之,寬 0.1~0.2 公分,頂端鈍或圓形,全部苞片邊緣染紫紅色,花全為舌狀花,小花 25 枚,淡黃或白色或稍帶紫色
實: 瘦果橢圓形,長 0.3~0.5 公分,寬 0.15~0.2 公分,黑色,壓扁,邊緣有寬翅,頂端急尖或漸尖成 0.05~0.15 公分細或稍粗的喙,每面有 1 條細縱脈紋;冠毛 2 層,白色,幾單毛狀,長 0.8 公分,以便於利用風力來幫助傳播。花果期 4~11 月。

特性:

鵝仔草為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莖中空、直立高度約 60~150 公分,上部莖多分枝,全株含有豐沛的白色乳汁。葉正面綠色,背面灰白色。莖生葉互生而且無柄,形狀變化多端,長橢圓形、披針形,葉緣全緣或羽狀裂。根生葉較莖生葉為大在開花期間枯萎。頭狀花序多數在莖頂排列成圓錐狀,總苞片4層,外層最短,花全為舌狀花,淡黃色或稍帶紫色。全年開花。瘦果深紅褐色,扁平而內彎,先端成為嘴狀,喙短而明顯,具有白色的冠毛,藉風力來幫助傳播。鵝仔草的枝葉折斷時會流出白色乳汁,汁液氧化後顏色會變黃;鵝仔草會分泌大量汁液,來抵禦大部份的昆蟲大軍,但山萵苣的身上,卻常見蚜蟲或薊馬的蹤跡;這些昆蟲原本就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汁液,鵝仔草這招正好符合這些昆蟲的胃口,所以在野外見到爬滿蚜蟲的山萵苣,這也是辨認山萵苣的特徵之一!
‧更多資料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539128030 鵝仔草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下冊 2486鵝仔草 p1243 國立編譯館主編
中國植物誌 第 80(1) 卷 第 229 頁 PDF 翅果菊
https://baike.baidu.com/item/翅果菊 翅果菊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山萵苣 92年10月464頁

拍攝地點 后里鄉公館村尾社莊田邊(940620)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