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羅氏鹽膚木 更多羅氏鹽膚木 |
‧英文名稱: | Roxburgh Sumac |
‧學名: |
Rhus
javanica
Linn. var. roxburghiana
(DC.) Rehd. &
Wilson Rhus semialata Murr. var. roxburghiana DC. Rhus chinensis var. roxburghii (DC).Rehd. |
‧科名: | 漆樹科(Anacardiaceae)漆樹屬(semialata) |
‧別名: | 羅氏鹽膚木,山鹽青、埔鹽、山埔鹽、山鹽豌、鹽東花、山枯鹽、鹽霜柏、鹽膚木、濱鹽膚木、臺灣鹽麩子、無翅鹽膚木、鹽東仔(台灣) |
‧原產地: | 中國大陸、日本及韓國。 |
‧分佈: | 台灣的 1200 公尺以下,中、低海拔山麓叢林內,向陽開闊地十分常見,全島各地皆可見。 |
‧用途: | 1. 食用:ㄅ.果實含有乳脂狀之物質,可代食鹽食用,原住民以往以之替代食鹽。ㄆ. 嫩葉可當救荒野菜。2. 作園景樹、誘鳥樹用:樹性粗放,成長迅速,適作園景樹、誘鳥樹。3.木材用途:木材灰白色,質輕軟,具光澤,原住民常用以製耳環或其他器具;有時亦常用以為燒炭的材料,但因較輕軟,不耐燃。4.藥用:性味:果實:酸、澀、涼。效用:根:消炎解毒,活血散瘀,收斂止血。治咽喉炎,咳血,胃痛,治瘡出血;葉、根皮:外用治毒蛇咬傷,漆瘡,濕疹;樹皮治瘧疾;莖:治糖尿病;果:治咳嗽痰多,盜汗。 |
‧莖: | 株高 3~8 公尺,具有多數分枝,小枝直立或斜上生,闊展狀,小枝被有褐色柔毛,皮孔紅褐色。 |
‧葉: |
葉互生,奇數一回羽狀複葉,長 35~50 公分;小葉 9~17,無柄,側小葉對生,卵狀披針形,長 10~15 公分,寬 3~4 公分,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鈍或略圓,紙質,粗鋸齒緣,表面光滑無毛或散生褐色毛茸,背面密生褐色毛茸;中肋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脈 5~8 對,細脈網狀,於葉背顯著;葉柄長 4~6 公分,散生毛茸;小葉柄短或近似無柄。 |
‧花: |
花小形,多數,雌雄異株,開放時徑 0.2~0.25 公分,呈頂生的圓錐花序排列;花序長 10~15 公分;花柄長 0.1~0.2 公分,有柔毛;花萼杯狀,5 裂;裂片卵形,長約 0.1 公分,具毛茸;花瓣 5 枚,長橢圓形,長 0.2~0.25 公分;雄蕊 5 枚,較花瓣略長;柱頭 3 裂,光滑無毛。夏至秋季開花。 |
‧果實: | 果實為核果,扁球形,徑約 0.5~0.6 公分,熟時橙紅色,散生柔毛。 |
‧特性: |
落葉性小喬木,小枝,葉背及花序均被毛,皮孔顯著,紅色。葉為一回羽狀複葉,有小葉 8~17 枚,小葉呈卵狀橢圓形,鈍鋸齒緣互生。山鹽青為喜好陽光的陽性樹種,在道路兩旁及崩塌地區最為常見,它的木材可供作薪材使用。雄雌異株,開黃白色的小花,小花以圓錐花序生於枝頂。扁球形的核果成熟時為橙紅色,外部被毛。核果具有鹹味,可以供作鹽的代用品。 |
‧更多: | 1.
其枝條上的蟲癭為中藥的「五倍子」,富含單寧。古時作染衣服的染料。亦可用於產婦 用於洗身體,有殺菌功用。 2. 魯凱族人將羅氏鹽膚木應用在打獵上。將它製成木炭粉後,加水煮熱,放入硝酸及硫 磺, 煮至黏稠狀即是獵槍的火藥粉材料。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424008622
羅氏鹽膚木 |
‧拍攝地點: | 南投縣仁愛鄉清境農場(97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