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海棗 | |||||||||||||||||||||
|
‧中文名稱: |
岩海棗 更多岩海棗 |
‧英文名稱: | Cliff Date Palm,Felsbewohnende Dattelpame |
‧學名: |
Phoenix
rupicola T. Andars Phoenix andersonii Hort. Phoenix cycadifolia Hort. |
‧科名: | 棕櫚科(Palmae)刺葵屬(Phoenix) |
‧別名: | 岩海棗,峭壁棗椰子,長葉棗 |
‧原產地: | 喜馬拉雅山、錫金、印度阿薩母,好生於岩地。1873 年引進英國,1922 年引進台灣。 |
‧分佈: | 公園、大型庭園及寬闊道路常見種植為添景樹。台北植物園、墾丁植物園、台大校園有栽培。 |
‧用途: | 1. 優良添景樹和行道樹,庭園、校園、公園皆可單植、列植、群植,適合寬闊道路及大型房地產公司列植。2. 食用:果實長橢圓形,比花生米小,熟果可食。 |
‧莖: | 幹高約 8 公尺,直立,莖裸露,葉痕明顯。 |
‧葉: |
羽狀複葉,長 3 公尺,羽狀全裂,羽片每側 80~130 片葉平展如鳳尾,葉數稀疏,最下緣的葉片下垂;小葉多數,線狀披針形,長 45~50 公分,柔軟,在葉軸上整齊地排成一平面,近頂端的羽片常扭轉,鮮綠色,有灰色淺條紋;纖細多姿,風格優美;總葉柄赤黃色,兩面凸起,兩緣有刺;下部老葉枯死,覆被於莖幹成裙狀。 |
‧花: |
肉穗花序,自葉叢間抽出,多分枝,雌雄異株;雄花序:長 30 公分,著花 30~50 朵,小花白色,外花被杯狀,3 齒牙,內花被 3,斜卵形,鑷合,雄蕊 6,花絲鑿形,葯背部著生;雌花序:每株花穗約 6~20 叢,先後開放,小花球形,綠色,每 3 枚簇生,外花被與雄花者相似,於花後增大,內花被圓形,覆瓦狀,退化雄蕊 6,心皮 3 室,分離,受粉後僅 1 室成熟(亦有未經受粉而能結實者,但無種核)。花期 6~8 月。 |
‧果實: | 核果,長橢圓形,長約 1.5 公分,成熟時,外皮由黃綠轉鮮紅色,後變為黑色,中果皮肉質,暗赤褐色,內果皮為核,灰赤色,核外有一層白色纖維質,核長約 1.0 公分,背部向內彎曲,腹部有一深縱溝,胚乳硬角狀,胚小,背生;成株可結果數百粒,果實比花生米小,熟果可食。果期 9~12 月。每千克約 550 粒。播種後經 43 天後發芽。 |
‧特性: |
幹高約 8 公尺,徑 15~30 公分,莖裸露,葉痕明顯。羽狀複葉長 3 公尺,葉平展如鳳尾,葉數稀疏,下葉下垂;小葉多數,線狀披針形,長 45 公分,柔軟鮮綠色,纖細多姿,風格優美。肉穗花序長約 30 公分,分岐。果實長橢圓形,長約 1.5 公分,有光澤,成熟時鮮紅色,後變為黑色;種子 長約 1 公分,背部向內彎曲,腹部有一深縱溝,胚乳硬角狀,胚小,背生;成株可結果數百粒,果實指頭大小,熟果可食。小葉在幾種海棗類植物中最為柔軟。 |
‧其他: |
棕櫚科植物主要可分為三大類:椰子類、海棗類及棕櫚類。棕櫚科植物的用途廣泛,由頭至葉在食衣住行方面與人類的生活關係密切。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629020050
岩海棗 |
‧拍攝地點: | 台北植物園棕櫚科植物區(105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