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豆 | |||||||||||||||||||||
|
‧中文名稱: |
巴豆 更多巴豆 |
‧英文名稱: | Purging Croton,Croton Oil Plant |
‧學名: |
Croton tiglium Linn. |
‧科名: | 大戟科(Euphorbiaceae)巴豆屬(Croton) |
‧別名: | 落(羅)水金剛(台灣),巴豆、巴菽(神農本草經)、老陽子、貢子、猛子樹、猛樹、管子、雙眼龍、大葉雙眼龍、江子、八百力、芒子,剛子(雷斆炮炙論),老陽子(本草綱目),巴霜剛子(新本草綱目),巴仁,猛子仁 |
‧原產地: | 分布中國、越南、印度、印度尼西亞及菲律賓。大陸江南各地,產於四川、廣西、貴州、湖南、湖北、雲南各省。 |
‧分佈: | 苗栗、南投,生於山坡、溪邊、林中向陽處。 |
‧用途: | 1.藥用:果實、種子、根:辛、熱,有大毒。巴豆炮製加工品(巴豆霜):辛、熱。效用:果實:瀉寒積,通關竅,逐痰,行水,殺蟲。治冷積凝滯,腹脹滿急痛,血攲,痰癖,瀉痢,水腫;外用治喉風,喉痹,惡瘡疥癬;種子:瀉寒積、逐痰、行水、殺蟲。治冷積凝滯、痰癖、水腫。外用治惡瘡、疥癬;葉:治瘧疾,瘡癬,跌打損傷,蛇咬傷;根:治癰疽,疔瘡,跌打損傷,蛇傷風濕痹痛,胃痛;巴豆殼:消積滯,止瀉痢,殺蟲,敗毒,破瘰癧痰咳;巴豆油:瀉下。治風痰,止血,開竅;巴豆霜:有大毒。峻下積滯,逐水消腫,豁痰利咽。 |
‧莖: |
高 2~7 公尺,樹皮灰白色,平滑,稍呈細線縱裂;多分枝,新枝綠色,被稀疏的星狀毛。 |
‧葉: |
單葉互生,具柄,柄長約 3.5 公分;葉片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 7~17 公分,寬 3~7 公分,先端長尖,基部寬楔形,邊緣有淺疏鋸齒,上面深綠色,下面較淡,初時兩面疏被星狀毛,基部具 3 脈,近柄兩側各具 1 腺體。 |
‧花: |
夏季開綠色花,總狀花序頂生,花小,單性,雌雄同株;雌花在下,雄花在上,萼片 5,被星狀毛,雄花無退化子房,雄蕊多數,花絲在芽內彎曲;花盤腺體與萼片對生;雌花無花瓣,子房 3 室,密被星狀毛。 |
‧果實: | 蒴果倒卵形或長圓狀,有 3 個鈍角,無毛或有星狀毛,3 室,每室含種子 1 粒,種子即巴豆,略呈橢圓形或卵形,稍扁,長 1~1.5 公分,寬 0.8~1 公分,厚約 0.4~0.7 公分;表面黃棕色至暗棕色,平滑而少光澤。 |
‧特性: |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 2~7 公尺,樹皮灰白色,平滑,稍呈細線縱裂;多分枝,新枝綠色,被稀疏的星狀毛。單葉互生,具柄,柄長約 2.5 公分;葉片卵形或橢圓狀卵形,長 7~17 公分,寬 3~7 公分,先端長尖,基部寬楔形,邊緣有淺疏鋸齒,上面深綠色,下面較淡,初時兩面疏被星狀毛,基部具 3 脈,近柄兩側各具 1 腺體。夏季開綠色花,總狀花序頂生,花單性,雌雄同株,雌花在下,雄花在上,萼片 5,被星狀毛,雄花無退化子房,雄蕊多數,花絲在芽內彎曲;花盤腺體與萼片對生;雌花無花瓣,子房 3 室,密被星狀毛。蒴果倒卵形或長圓狀,有 3 個鈍角,無毛或有星狀毛,3 室,每室含種子 1 粒,種子即巴豆,略呈橢圓形或卵形,稍扁,長 1~1.5 公分,寬 0.8~1 公分,厚約 0.4~0.7 公分;表面黃棕色至暗棕色,平滑而少光澤。種阜在種臍的一端,為一細小突起,易脫落。合點在另一端,為圓形小點,合點與種阜間有種脊,為一略隆起的縱稜線。種皮薄而堅脆,剝去後,可見種仁,油質,不能口嘗。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415012020
巴豆 |
‧拍攝地點: | 台中縣東勢林場(961102);惠蓀林場(1060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