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心唇金釵蘭 更多心唇金釵蘭 |
‧英文名稱: | Velvet Orchid |
‧學 名: | Luisia
trisis (G.Forst.) Hook.f. Luisia cordata Fukuyama Luisia leretifolia Gaudich. |
‧科 名: | 蘭科(Orchidaceae)金釵蘭屬(釵子股屬)(luisia) |
‧別 稱: | 心唇金釵蘭(臺灣植物誌),安朔金釵蘭,圓葉釵子股(臺灣蘭科植物彩色圖鑑) |
‧原產地: | 臺灣特有種。分佈於台灣台東大武、安朔、屏東恆春、牡丹,族群數量少,嚴重片斷化、分佈區塊持續漸少,並且面臨園藝採集壓力;亦產於菲律賓。 |
‧分 布: | 台灣分布於南北兩端低海拔(100~400 公尺)闊葉林下。分佈於台灣台東大武、安朔、屏東恆春、牡丹,族群數量少,嚴重片斷化、分佈區塊持續漸少,並且面臨園藝採集壓力。 |
‧用 途: | 1.花形特殊,可推廣栽培為觀賞用。 |
‧莖: | 莖直立或下垂,圓柱形,長 10~40 公分,粗 0.5 公分,不分枝。 |
‧葉: | 葉肉質,互生,圓柱形,長約 20 公分,粗 0.3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具鞘;葉鞘圓筒形,長 2~2.5 公分。 |
‧花: | 總狀花序腋生,具 2~3 朵花;花苞片二列,覆瓦狀,寬卵形,長 0.3 公分,先端銳尖; 花梗和子房綠色,長 1 公分;花常下垂,近伸展開狀,直徑約 1 公分;中萼片綠色,舌形,長 0.5 公分,寬 0.3 公分,先端稍鈍,具 5 條脈;側萼片綠色,卵狀披針形,舟狀,長 0.6 公分,基部寬 0.4 公分,先端急尖,具 7 條脈,在背面中肋呈龍骨狀突起;花瓣線形,長 0.75 公分,寬 0.2 公分,先端急尖;唇瓣上面深紫紅色,背面綠色,肉質,無毛,長 0.7 公分;後唇稍凹,長 0.3 公分,中部寬 0.45 公分,基部具很短鈍的側裂片(耳);前唇較 大,心形,長 0.4 公分,寬 0.5 公分,近先端處具 1 個駝曲的隆起物;蕊柱長 0.35 公分。花期從 11 月到羿年的 4 月。 |
‧果實: | 果實為蒴果。 |
‧特 性: | 心唇金釵蘭為蘭科 (Orchidaceae) 金釵蘭屬 (Luisia) 小型著生草本。簡誌稱安朔金釵蘭-主要產地在台東安朔近海灌叢中而得名。分佈於台灣台東大武、安朔、屏東恆春、牡丹,族群數量少,嚴重片斷化、分佈區塊持續漸少,並且面臨園藝採集壓力。心唇金釵蘭(Luisia tristis) 是一種附生或石生草本植物,形成散亂或纏結的叢生,具有粗而扁平的根和長 10~40 公分(3.9~16 英寸)、寬 0.1~0.3 公分(0.039~0.12 英寸)的硬質莖。 兩到十片剛性的圓柱形葉子,長 5~20 公分(2.0~7.9 英吋),寬 0.4~0.5 公分(0.16~0.20 英吋),沿莖排列,間隔 1.2~3.5 公分(0.47~1.4 英吋)。長 0.7~0.8 公分(0.28~0.31 吋)、寬 0.9~1.1 公分(0.35~0.43 吋)的星狀花朵長在 0.5~1.5 公分(0.20~0.59 吋)長的花莖上,最多可開出三朵綠色的星狀花長在葉腋上。萼片長約 0. 6 公分(0.24 吋),寬 0.25 公分(0.098 吋),花瓣稍長但較窄。唇瓣呈深紅色至深栗色,長約 0. 7 公分(0.28 吋),寬約 3 個肉質裂片。唇瓣基部有長橢圓形的後唇和心形的上唇。花期從 11 月到羿年的 4 月。 |
‧更多: | 莖直立或下垂,圓柱形,長 3.0~6.0 公分,粗 0.5 公分,不分枝。葉肉質,互生,圓柱形,長約 20 公分,粗 0.3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具鞘;葉鞘圓筒形,長 2~2.5 公分。總狀花序腋生,具 2~3 朵花;花苞片二列,覆瓦狀,寬卵形,長 0.3 公分,先端銳尖;花梗和子房綠色,長 1 公分;花常下垂,近伸展的,直徑約 1 公分;中萼片綠色,舌形,長 0.5 公分,寬 0.3 公分,先端稍鈍,具 5 條脈;側萼片綠色,卵狀披針形,舟狀,長 0.6 公分,基部寬 0.4 公分,先端急尖,具 7 條脈,在背面中肋呈龍骨狀突起;花瓣線形,長 0.75 公分,寬 0.2 公分,先端急尖;唇瓣上面深紫紅色,背面綠色,肉質,無毛,長 0.7 公分;後唇稍凹,長 0.3 公分,中部寬 0.45 公分,基部具很短鈍的側裂片(耳);前唇較大,心形,長 0.4 公分,寬 0.5 公分,近先端處具 1 個駝曲的隆起物;蕊柱長 0.35 公分。花期從 11 月到羿年的 4 月。果實為蒴果。 |
‧更多資料: |
許天銓
鐘詩文 台灣原生植物全圖鑑 第二卷 心唇金釵蘭 p115 貓頭鷹出版社 |
‧拍攝地點: | 台中是豐原區公老坪(11205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