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茅櫧櫟 | |||||||||||||||||||||
|
‧中文名稱: |
思茅櫧櫟 更多思茅櫧櫟 |
‧英文名稱: |
Short Stipes Oak |
‧學名: |
Quercus
glandulifera Blume var. brevipetiolata (A. DC.) Nakai Quercus serrata Murr. var. brevipetiolata (A. DC.) Nakai(短柄枹櫟) Quercus urticaefolia Bl. var. brevipetiolata A. DC. Quercus urticaefolia Blume var. brevipetiolata A. DC. Pasania spicata Orest var. brevipetiolata |
‧科名: | 殼斗科(Fagaceae)櫟屬(Quercus) |
‧別名: | 思茅櫧櫟,青栲櫟,短葉枹櫟,短柄枹櫟,柯仔,柯絲 |
‧原產地: | 產中國大陸產遼寧南部、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省區及臺灣。生於海拔 60~2, 000 公尺的山地。 |
‧分佈: | 台灣,生長於中部中海拔的山地約 1,200~1,800 公尺處,叢林內;數量稀少,甚罕見。 |
‧用途: | 尚未開發利用。木材為環孔材,邊材淺黃白色,心材褐色,木材氣乾密度 0.75克/立方公分;葉含蛋白質 12.31%;櫟實含澱粉 46.3%,單寧 7.7%, 蛋白質 3.9%。 |
‧莖: | 常綠喬木,高可達 20 餘公尺,徑 60~100 公分;樹皮暗灰色,老時常有片狀剝落;小枝條暗灰色或暗褐色,皮孔顯著。 |
‧葉: |
葉叢生於枝條先端,倒卵形至橢圓形,長 6~12 公分,寬 3~5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漸狹或楔形,粗鋸齒緣,革質,表面呈有光澤綠色,背面多少呈粉白色或灰白色,表裡兩面皆光滑無毛,中肋於表裡兩面皆隆起,尤以背面隆起得特別顯著,側脈 10~17 對,表面平滑,背面略隆起,少數帶有毛茸;葉柄近似無或極短,如有,長約 0.2~0.3 公分,光滑無毛。 |
‧花: |
葇荑花序下垂,雄花序長 8~12 公分,花序軸密被白毛,雄蕊 8;雌花序長 1.5~3 公分。殼斗杯狀,包著堅果 1/4~1/3,直徑 1~1.2 公分,高 0.5~0.8 公分;小苞片長三角形,覆瓦狀排列,邊緣具柔毛。花期 3~4 月。 |
‧果實: | 堅果大半為殼斗所包被,橢圓形,長 1.8~2.2 公分,徑 1~1.2 公分,先端鈍,基部圓而截斷狀。果期 9~10 月。 |
‧特性: |
常綠喬木,高可達 20 餘公尺,徑 60~100 公分;樹皮暗灰色,老時常有片狀剝落;小枝條暗灰色或暗褐色,皮孔顯著。葉叢生於枝條先端,倒卵形至橢圓形,長 6~12 公分,寬 3~5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漸狹或楔形,粗鋸齒緣,革質,表面呈有光澤綠色,背面多少呈粉白色或灰白色,表裡兩面皆光滑無毛,中肋於表裡兩面皆隆起,尤以背面隆起得特別顯著,側脈 10~17 對,表面平滑,背面略隆起,少數帶有毛茸;葉柄近似無或極短,如有,長約 0.2~0.3 公分,光滑無毛。葇荑花序下垂,雄花序長 8~12 公分,花序軸密被白毛,雄蕊 8;雌花序長 1.5~3 公分。殼斗杯狀,包著堅果 1/4~1/3,直徑 1~1.2 公分,高 0.5~0.8 公分;小苞片長三角形,覆瓦狀排列,邊緣具柔毛。堅果大半為殼斗所包被,橢圓形,長 1.8~2.2 公分,徑 1~1.2 公分,先端鈍,基部圓而截斷狀。花期 3~4 月,果期 9~10 月。本種為枹(ㄅㄠ)櫟變種,不同處為葉常聚生於枝頂,葉片較小,長橢圓狀倒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 5~11 公分,寬 1.5~5 公分;葉緣具內彎淺鋸齒,齒端具腺;葉柄短,長 0.2~0.5 公分。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306008041
思茅櫧櫟 |
‧拍攝地點: | 東勢林場苗圃區(1030101);豐原公老坪(107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