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椰子 | |||||||||||||||||||||
扇椰子-葉柄 扇椰子-種-實 | |||||||||||||||||||||
|
‧中文名稱: | 扇椰子 更多扇椰子 |
‧英文名稱: | Meelalla,Palmyra Palm,Toddy Palm,Wine Palm,Sugar Palm,Bra Tree |
‧學 名: | Borassus
flabellifer
Linn. Borassus flabelliformis Nurr. |
‧科 名: | 棕櫚科(Palmae)扇椰子屬(Borassus) |
‧別名: | 扇椰子,扇櫚、扇梠、扇葉樹頭棕、樹頭棕(本草綱目)、貝多羅葉、貝樹(寰宇志)、貝多羅樹、扇葉糖棕、柬埔寨糖棕、糖棕 |
‧原產地: | 熱帶亞洲的印度、斯里蘭卡、柬埔寨、緬甸、孟加拉、泰國和非洲熱帶國家;中國雲南西雙版納有栽培。1898 年引進台灣,生長良好。扇椰子(糖棕)是柬埔寨的國樹。 |
‧分布: | 台北植物園、墾丁國家公園及部分庭園有栽植。 |
‧用 途: | 1.庭植、行道樹:樹姿婆娑颯爽,適合作庭植、行道樹。2.經濟用途:糖棕有很高的經濟價值。ㄅ.食用:a.花序梗:在主產國如印度、緬甸、斯里蘭卡、馬來西亞、柬埔寨等大量利用其粗壯的花序梗割取雄花序汁液製糖、釀酒、制醋和飲料。b.果實用途:果實未熟時在種子裏面有一層凝膠狀胚乳和少量清涼的水可食和飲用,果實的果肉(胚乳)潔白,很像涼粉,雖然不是很甜,但吃起來非常清香,柔滑爽口,果肉還可以煮粥做成糕點,是柬埔寨等國家的特色甜食;種子萌發出的嫩芽和肉質根可供食用。ㄆ.葉片用途:印度最古老的佛經即刻寫於扇椰子的葉片上後集結成冊,稱為貝葉經,距今已有千年歷史;葉片和貝葉棕的葉片一樣,可用來刻寫文字或經文(參見貝葉棕的用途),還可蓋屋頂、編席子和籃子,作綠肥;ㄇ.樹幹用途:樹幹外面的木質堅硬部分可用來做椽子、木樁和圍欄,做輸水管、水槽等。在原產地,扇椰子是一種用途廣泛的植物。 |
‧莖: | 樹幹壯大,單幹通直,高可達 25~30 公尺,圓柱形,無刺;葉痕環紋明顯或葉柄之基部殘存,根際細長根露出土面;樹冠輪廓略似圓球形,風緻美麗。 |
‧葉: | 葉為掌狀裂葉,扇形,長 1~1.5 公尺,剛硬,革質,有光澤,具多數的襞褶,葉尾翹直,葉面徑約 80~100 公分;裂片 60~80;葉柄粗大,柄長約 80~100 公分,半圓形,基部膨大成叉狀包圍樹幹,剛直堅強,葉柄的柄緣兩側有不規則矽質刺狀齒牙,非常銳利,可作為野外求生替代用刀。 |
‧花: | 雄花序可長達 1.5 公尺,具 3~5 個分枝,長約 35 公分或更長,每分枝掌狀分裂爲 1~3 個小穗軸,小穗軸略圓柱狀,頂端稍狹,長約 25 公分;雄花小,多數,黃色,著生於小穗軸上小苞片的凹穴裏,萼片 3,下部合生,花瓣較短,匙形,雄蕊 6,花絲與花冠合生成梗狀,花藥大,長圓形;雌花序長約 80 公分,約有 4 個分枝,長 30~50 公分,粗壯,小穗軸長 20~25 公分,雌花較大,球形,直徑約 2.5 公分,每小穗軸約有 8~16 朵花,螺旋狀排列,退化雄蕊 6~9;子房 3~4 室,略呈三角形。 |
‧果: | 果實為核果,球形,碩大,直徑可達 20 公分,如可可椰子大小,果皮含纖維質,內含種子 1~3(偶見 4) 枚;種子褐色,心形,重約 150 公克;單顆種子的位於果實中部,2 顆種子的呈左右分布,3 顆種子的成 3 足鼎立狀分布,4 顆種子的呈 4 足鼎立狀分布。 |
‧特徵: | 常綠大喬木,樹幹壯大,單幹通直,高可達 25~30 公尺。葉為掌狀裂葉,具多數的摺裂,扇形,葉尾翹直,葉柄粗大,葉面徑約 80~100 公分,柄長約 80~100 公分,葉柄的柄緣兩側有不規則矽質鋸齒,非常銳利,可作為野外求生替代用刀。雌雄異株,肉穗花序;雄花序圓筒形,呈 2 岐狀,長約 1 公尺,在分岐枝基部著生 1~3 雄花,雄蕊 6;雌花序則較單純,子房 3~4 室,略呈三角形。果實為核果,近球形,壓扁,直徑可達 20 公分,如可可椰子大小,外果皮光滑,黑褐色,中果皮纖維質,內果皮由 3(~l) 個硬的分果核組成,包著種子;纖維質果皮,可幫助果實漂浮海上傳播遠處;種子通常 3 顆,胚乳角質,均勻,中央有 1 空腔,胚近頂生。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629169610
扇椰子 |
‧拍攝地點: | 嘉義縣民雄鄉松田崗創意農場(960514);台北植物園(960210-10208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