拎樹藤

拎樹藤-根00.jpg
拎樹藤-根00
拎樹藤-根01.jpg
拎樹藤-根01
拎樹藤-莖07.jpg
拎樹藤-葉00
拎樹藤-莖13.jpg
拎樹藤-莖13
拎樹藤-莖00.jpg
拎樹藤-莖00
拎樹藤-莖02.jpg
拎樹藤-莖02
拎樹藤-莖03.jpg
拎樹藤-莖03
拎樹藤-莖05.jpg
拎樹藤-莖05
拎樹藤-莖17.jpg
拎樹藤-莖17
拎樹藤-葉00.jpg
拎樹藤-莖07
拎樹藤-莖08.jpg
拎樹藤-莖08
拎樹藤-葉01.jpg
拎樹藤-葉01
拎樹藤-莖16.jpg
拎樹藤-莖16
拎樹藤-莖06.jpg
拎樹藤-莖06
拎樹藤-根4.jpg
拎樹藤-根4
拎樹藤-根6.jpg
拎樹藤-根6
拎樹藤-葉05.jpg
拎樹藤-葉05
拎樹藤-葉06.jpg
拎樹藤-葉06
拎樹藤-葉07.jpg
拎樹藤-葉07
拎樹藤-葉08.jpg
拎樹藤-葉08
拎樹藤-葉09.jpg
拎樹藤-葉09

中文名稱:

拎樹藤
英文名稱: Taro Vine,Tonga Creeper,Centipede Tongavine

學名:

Epipremnum pinnatum (L.) Engl. ex Engl. & Kraus
Epipremnopsis huegeliana auct. non Engl. & Krause: Liu & Huang
Epipremnum mirabile Schott
Epipremnum pinnatum (L.) Engler
Pothos pinnata L.
Rhaphidophora pinnata (L.) Schott
‧科名: 天南星科(Araceae)拎樹藤屬(Epipremnum)
別名: 爬樹藤、青龍纏柱、萬年青(台灣),百宿蕉(廣東陽春),上樹龍、百足藤、飛來鳳(廣東高要),爬樹龍(海南),飛天蜈蚣(廣西博白),麒麟尾、獅尾草『采藥錄』,爬牆風、搭壁麒麟、攀地蜈蚣草、應雄草(廣西),蓬萊蕉、龜背竹(廣州),羽葉藤、過山標(廣西),上樹百足、上樹蜈蚣(梧州),麒麟葉、牛藤(海南)、Karunobbu(排灣)
原產地 印度及東南亞各地,中國大陸南部及南太平洋諸島。
分佈: 台灣全境海拔 2,000 公尺以下山區之巖壁上或樹幹上自生,普遍栽培,南部較多。全年可生產。
用途: 1.觀賞用:拎樹籐羽狀分裂的葉形,好似經過人工刻意修剪而成,相當別緻,其葉終年翠綠,以蛇木攀附栽植,具有極佳的觀賞價值。拎樹藤性耐陰,適合作盆栽或庭園點綴、攀附栽植觀賞,是相當值得推廣的山野景觀植物。2.藥用:性味:根、莖、葉:淡、澀、平。效用:全草:清熱潤肺,散瘀消腫,舒筋活絡,清肝解毒,消炎止痛,涼血止血。治感冒發熱,頓咳,傷寒,跌打,骨折,風濕痹痛,目赤,鼻衄;外用治癰疽瘡癤,毒蛇咬傷,陰囊紅腫,乳瘡,結膜炎,四肢酸痛,風溼性腰腿痛。
莖: 藤本;莖粗壯,近圓形,直徑 2.5~4 公分,節上生根,常用氣根攀附樹木或岩石生長。 

葉:

具長柄,幼時狹披針或披針狀矩圓形,基部心形,全緣,成長時闊矩圓形,穿孔或羽裂深裂幾達中脈,細脈近平行,卵狀橢圓形,長 30~50 公分 ,寬 20~35 公分,先端漸尖,基部近心形,裂片 12~13 對,披針形至略呈鐮刀形,頂端裂片近菱形。

花:

肉穗花序圓柱形,粗厚;花梗粗壯,長 10~15 公分;佛燄花苞長 10 ~12 公分;花兩性,無花被,外面綠色,內面淡黃色;花序長 8~12 公分,花兩性,小花多數密集,無柄,無花被;雄蕊 4 枚,花絲線形;子房 1 室, 6 角形,頂端平截,花柱不明顯,胚珠 2~4,側膜胎座或近基生。花期春季。
實: 漿果,果實密擠;種子 1~8 粒,腎形。果期秋季。

特性:

拎樹藤為天南星科拎樹藤屬多年生常綠攀緣大藤本;莖具攀緣性,莖節生氣根,能爬附蛇木柱、樹幹、岩石生長.葉長卵心形,幼葉在中肋兩側有小窗孔,成熟葉轉為羽裂狀。佛焰苞黃綠色。果實為漿果。主要以分枝或莖插方式繁殖。春至夏季為繁殖適期,將莖條直接插於水中發根容易。盆栽時取 4~6 支插穗植入盆中,注意遮陰、灌水、施肥等管理工作。冬天應減少灌水及防止寒害。

‧更多資料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632010020 拎樹藤
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4) 228麒麟尾 p58 台北南天書局
中國植物誌 第 13(2) 卷 028 頁 PDF 麒麟葉
https://baike.baidu.com/item/麒麟葉 麒麟葉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拎樹藤 92年10月113頁

拍攝地點 台中縣東勢鎮東勢林場(990131)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