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四季豆(Kidney
Bean) 更多四季豆 |
‧英文名稱: |
Green
Bean,Snap Bean,String Bean |
‧學
名: |
Phaseolus
vulgaris Linn. |
‧科
名: |
豆科(Fabaceae)菜豆屬(Phaseolus) |
‧別
名: |
四季豆(江蘇),菜豆(本草綱目),雲藊豆(植物名實圖考),雲豆、白雲豆、花雲豆、隱元豆、龍爪豆,玉豆,帶莢豌豆、刀豆、豆角、敏豆仔、敏豆,Bauroo(泰雅) |
‧原產地: |
一說源自於亞洲,也有說來自於南美洲,惟迄今未發現野生種。台灣於移民時便以引進。 |
‧分布: |
主要產地有屏東、台中、高雄等縣境,北部及中部亦有生產。 |
‧用
途: |
1.食用:菜豆亦含大量的鐵質,具有造血、補血作用,炒煮時湯色常呈黑褐色,這是鐵質氧化現象,最好連湯食用,不可倒棄。患有腳氣病,腳部浮腫,一壓即陷呈凹狀,可經常以菜豆佐餐,頗具療效。豆莢含粗纖維多,便秘患者多量食用,可促使糞便通暢。2.藥用:性味:種子:甘、淡、平。效用:滋養解熱,利尿消腫。治水腫,腳氣病,暑熱煩渴。 |
‧莖: |
蔓性或矮性草本,莖藤本狀,攀援性,長
30~300 公分,株高約 40~60
公分,蔓性品種莖纏繞性,左旋,無捲鬚;具有多數分枝,小枝條具有毛茸,尤其在年幼時;矮性品種株高僅
30~50 公分。 |
‧葉: |
葉互生,3
出複葉,小葉卵形或圓卵形,長 5~12.5 公分,寬 3.5~9.5
公分,先端鈍或漸尖,基部闊圓形,表裡兩面皆有毛茸,托葉小,小托葉亦小,先端鈍。 |
‧花: |
花數枚,腋生,著花
2~4 對,初為白色後轉為淡黃色,呈臆生的總狀花序,常
2 枚花生長於節上,花序軸很少超過 6
公分或更短,花萼基生的小苞片顯著或直立顯著,長
0.3~0.9
公分,上位裂片很短,下位裂片中生者最長,花冠顯著,蝶形,挺出於花萼外,長
1~1.2 公分,旗瓣闊圓形,徑 0.9~1.4
公分,爪較短,翼瓣爪長 0.5~0.7
公分;花冠花色有黃、白、紫等色。 |
‧果: |
果實為莢果,線形,直或略彎曲,無顯著的結節,長
10~25 公分,寬 0.6~1.2
公分,惟大小常易變化;極早生,結果集中,結莢豐多,莢色淡綠、白霧,莢型圓滿;適收期莢長約
20
公分,莢質柔嫩無纖維,品質優良;種子白色、黃色、紅色、淡紫色、合色或黑色,視品種而異。 |
‧特徵: |
一年生蔓性或矮性草本,矮性品種株高僅
30~50 公分。株高約 40~60
公分,蔓性品種莖纏繞性,左旋,無捲鬚,葉互生,3
出複葉,先端尖。花腋生,著花 2~4
對,花冠蝶形,花色有黃、白、紫等色。 |
‧其他: |
中國
16
世紀即有栽培,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已有記載它的用途。蔓性品種台灣約在
1905 年開始栽培,矮性品種則於 1956
年引入南部試種。嫩莢供鮮銷或製罐冷凍外銷。主要栽培種計有蔓性衣笠、青湖、Kentuky
Wonder 、白仁軟莢、台北 2
號、農友早生等。另有專採收乾豆供製糖豆的長鶉豆。菜豆蔓性品種需立支架使其攀緣,每株
1
支小竹或大蘆葦桿,相對交叉式,豆園支架完成後,結構似圖案例,為鄉野之美麗印象景觀,但因做工耗時費工現已由尼龍繩網替代,已不復見此景觀了。四季豆含皂素和血球凝集素可引致食物中毒。中毒症狀出現頭暈、頭痛、嘔吐、腹痛、手腳麻木、心慌等病症。食用四季豆需烹煮至少攝氏
100
°C(212 °F)以上,或較長時間烹煮,以免植物毒素造成生理不適。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409090060
四季豆
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二卷(增訂一版) 2.四季豆p404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上冊 0880菜豆p440 國立編譯館主編
中國植物誌
第 41 卷 296 頁
PDF
菜豆 https://baike.baidu.com/item/菜豆/649276
菜豆 https://zh.wikipedia.org/wiki/菜豆
菜豆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菜豆 92年10月261頁
|
‧拍攝地點: |
后里區公館里尾社莊田邊(941216-10304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