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斯氏懸鉤子 更多斯氏懸鉤子 |
‧英文名稱: | Swinhoe's Raspberry |
‧學 名: | Rubus
swinhoei
Hance Rubus adenotrichopodus Hayata |
‧科 名: | 薔薇科(Rosaceae)懸鉤子屬(Rubus) |
‧別 名: | 木莓,高腳老虎扭,斯氏懸鉤子(臺灣植物誌),京白懸鉤子、基隆懸鉤子、裡白懸鉤子 |
‧原產地: | 中國大陸陝西、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貴州、四川等省區及臺灣。 |
‧分布: | 台灣北部、中部海拔 10~900 公尺平原、山麓以至海拔較高之地區。 |
‧用 途: | 1.食用:漿果可食用。2.藥用:性味:葉、根:苦、澀、平。效用:根:涼血止血,活血調經,收斂解毒。治牙痛,瘡漏,疔腫瘡腫,月經不調。 |
‧莖: | 落葉或半常綠灌木,高 1~4 公尺;莖細而圓,暗紫褐色,幼時具灰白色短絨毛,老時脫落,疏生微彎小皮刺。 |
‧葉: | 單葉,葉形變化較大,自寬卵形至長圓披針形,長 5~11 公分,寬 2.5~5 公分,頂端漸尖,基部截形至淺心形,上面僅沿中脈有柔毛,下面密被灰色絨毛或近無毛,往往不育枝和老枝上的葉片下面密被灰色平貼絨毛,不脫落,而結果枝(或花枝)上的葉片下面僅沿葉脈有少許絨毛或完全無毛,主脈上疏生鉤狀小皮刺,邊緣有不整齊粗銳鋸齒,稀缺刻狀,葉脈 9~12 對;葉柄長 0.5~1(1.5) 公分,被灰白色絨毛,有時具鉤狀小皮刺;托葉卵狀披針形,稍有柔毛,長 0.5~0.8 公分,寬約 0.3 公分,全緣或頂端有齒,膜質,早落。 |
‧花: | 花常 5~6 朵,成總狀花序;總花梗、花梗和花萼均被 0.1~0.3 公分長的紫褐色腺毛和稀疏針刺;花直徑 1~1.5 公分;花梗細,長 1~3 公分,被絨毛狀柔毛;苞片與托葉相似,有時具深裂鋸齒;花萼被灰色絨毛;萼片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 0.5~0.8 公分,頂端急尖,全緣,在果期反折;花瓣白色,寬卵形或近圓形,有細短柔毛;雄蕊多數,花絲基部膨大,無毛;雌蕊多數,比雄蕊長很多,子房無毛。花期 5~6 月。 |
‧果實: | 果實球形,直徑 1~1.5 公分,由多數小核果組成,無毛,成熟時由綠紫紅色轉變為黑紫色,味酸澀;核具明顯皺紋。果期 7~8 月。 |
‧特徵: | 斯氏懸鉤子為攀緣性灌木,常生長於破壞地之陽性藤本植物。團簇於林緣樹冠頂部,枝條披垂而下生長。葉為單葉平面式互生,呈狹狀等腰三角形、卵狀披針形或長橢圓狀披針形,葉端漸尖,葉基呈截斷狀,葉緣有細鋸齒、呈波浪狀起伏,有直線形羽狀側脈,葉柄長約 1~1.5 公分,葉色正面深綠、背面淺綠。總狀花序,花冠白色,花序及花梗上有紅色腺色,花期在 2~3 月。果為聚合狀漿果,徑約 0.9~1.2 公分,成熟後變紫黑色。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407025300
斯氏懸鉤子 |
‧拍攝地點: | 三義鄉關刀山22號步道旁(950617);三義鄉關刀山出關古道步道旁(1020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