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

杖藜01.JPG
杖藜01
杖藜03.JPG
杖藜03
杖藜04.JPG
杖藜04
杖藜05.JPG
杖藜05
杖藜06.JPG
杖藜06
杖藜07.JPG
杖藜07
杖藜08.JPG
杖藜08
杖藜09.JPG
杖藜09
杖藜-根.jpg
杖藜-根
杖藜-莖00.JPG
杖藜-莖00
杖藜-莖01.JPG
杖藜-莖01
杖藜-莖03.JPG
杖藜-莖03
杖藜-葉01.JPG
杖藜-葉01
杖藜-葉03.JPG
杖藜-葉03
杖藜-葉背0.JPG
杖藜-葉背0
杖藜-葉背04.JPG
杖藜-葉背04
杖藜-葉背05.JPG
杖藜-葉背05
杖藜-種子00.JPG
杖藜-種子00
杖藜-種子04.JPG
杖藜-種子04
杖藜-種子08.JPG
杖藜-種子08
杖藜-種子10.JPG
杖藜-種子10

中文名稱:

杖藜                                                       更多杖藜
英文名稱: Giant Goosefoot

學名:

Chenopodium giganteum D.Don
Chenopodium giganteum D.Don CV.
‧科名: 藜科(Chenopodiaceae)藜屬(Chenopodium)
別名: 杖藜(辭海),紅鹽菜(廣西),西穀(谷)(臺灣)、仙人果、仙人穀、紅鹽菜
原產地: 中國大陸中部及西南部地區栽培或馴化。
分佈: 外來植物,何時引進未詳。僅見中部古坑、瑞里、奮起湖等地人家零星觀賞栽種(邱年永-原色(6-34杖藜))。
用途: 1.食用:幼苗、嫩莖葉和花穗均是可口的野菜來料理,可炒食或煮湯,亦可醃清漬。將果實曬乾用杵舂過,讓種子與殼分離,在取種子磨成粉沫狀調水,內包肉餡如同漢人吃的湯圓。2.莖稈用做手杖(稱藜杖)。3.藥用:全草有利尿,解毒,消腫,止血,調經之效。治腹痛下痢,衄血,尿血,子宮出血,崩漏,月經不調,癰瘡腫毒。
莖: 草本;株高 150~300 公分,莖直立,粗壯,常具綠色、黃白色或紫色條紋及斑紋。一年生大型草本,高可達 3 公尺;莖直立,粗壯,基部直徑達 5 公分,具條稜及綠色或紫紅色色條,上部多分枝,幼嫩時頂端的嫩葉有彩色密粉而現紫紅色。

葉:

葉互生稍疏,具長柄,帶紫紅色,莖下部葉菱形或卵形,長 5~12 公分,寬 1.5~4 公分,長可達 20 公分,寬可達 16 公分,先端通常鈍,基部寬楔形,葉面深綠色,無粉,葉背淺綠色,有粉或老後變為無粉,邊緣具不整齊的淺波狀鈍鋸齒,上部分枝上的葉片漸小,卵形至卵狀披針形,有齒或全緣;葉柄長約為葉片長度的 2/3~1/2

花:

花序為頂生大型圓錐狀花序,多粉,開展或稍收縮,果時通常下垂;花兩性,在花序中數個團集或單生;花被裂片 5,卵形,綠色或暗紫紅色,邊緣膜質;雄蕊 5 枚;柱頭 2 枚。花期 8 月。
果實: 胞果雙凸鏡形,黑褐色至黑色,果皮膜質;種子橫生,直徑約 1.5 公分,乳白色,圓腎形,有光澤,邊緣鈍,表面具淺網紋。果期 9~10 月。

特性: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株高 150~300 公分,莖直立,粗壯,常具綠色、黃白色或紫色條紋及斑紋。葉互生稍疏,具長柄,帶紫紅色,莖下部葉菱形或卵形,長 5~12 公分,寬 1.5~4 公分,基部近圓形或鈍形,先端鈍形,不整狀鈍鋸齒緣,葉背灰白色粉末物,後漸消失;上部葉漸小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鈍齒緣或全緣。圓錐花序頂生,果期彎曲下垂;花兩性;花被片 5 枚,綠色或暗紫紅色;雄蕊 5 枚;柱頭 2 枚。胞果雙面突鏡狀,黑褐色至黑色;種子乳白色,圓腎形,有光澤。花果期夏、秋間。杖藜為藜類而更大者,苗可作蔬菜用,種實可當糧食用,莖粗可作手杖用。

‧更多資料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325003020 臺灣藜
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6)-34杖藜 p36 台北南天書局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下冊 2190赤藜p1095 國立編譯館主編
中國植物誌 第 25(2) 卷 94 頁 PDF 杖藜(Chenopodium giganteum)
https://baike.baidu.com/item/杖藜/9769084  杖藜
https://www.coa.gov.tw/ws.php?id=21684 台灣藜之開發應用成果介紹-鄭伊娟
https://www.ttdares.gov.tw/ws.php?id=6574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92年10月184頁

拍攝地點 苗栗縣向天湖(991108)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