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 | |||||||||||||||||||||
|
‧中文名稱: |
杜仲 更多杜仲 |
‧英文名稱: |
Eucommia |
‧學名: |
Eucommia ulmoides Oliver |
‧科名: | 杜仲科(Eucommiaceae)杜仲屬(Eucommia) |
‧別名: | 杜仲,木棉、思仙、思仲、思錦樹、石思仙、扯絲皮、棉皮、玉絲皮 |
‧原產地: | 分佈於陝西、甘肅、河南、湖北、四川、雲南、貴州、湖南及浙江等省區,現各地廣泛栽種。在自然狀態下,生長於海拔 300~500 公尺的低山,谷地或低坡的疏林裏,對土壤的選擇並不嚴格,在瘠薄的紅土,或岩石峭壁均能生長。台灣於 1970 年代引進栽植供藥用。 |
‧分佈: | 栽種供藥用。 |
‧用途: | 1.樹皮用途:樹皮藥用,作為強壯劑及降血壓,並能醫腰膝痛,風濕及習慣性流產等;樹皮分泌的硬橡膠供工業原料及絕緣材料,抗酸、堿及化學試劑的腐蝕的性能高,可製造耐酸、堿容量及管道的襯裏;種子含油率達 27%。2.木材用途:木材供建築及製家具。3.藥用:性味:樹皮:甘、微辛、溫。效用:樹皮:補肝腎,強筋骨,安胎,降血壓。治腰膝酸痛,陽萎,尿頻,小便餘瀝,風濕痺痛,胎動不安,習慣性流產。 |
‧莖: | 落葉喬木,高達 20 公尺,樹幹挺直,胸徑約 50 公分;樹皮厚,灰褐色,粗糙,內含銀白色有彈性的橡膠,折斷拉開有多數細絲;具有多數分枝,樹枝伸長,直立或斜上昇;嫩枝有黃褐色毛,不久變禿淨,老枝有明顯的皮孔。芽體卵圓形,外面發亮,紅褐色,有鱗片 6~8 片,邊緣有微毛。 |
‧葉: |
葉橢圓形、卵形或矩圓形,薄革質,長 6~15 公分,寬 3.5~6.5 公分;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先端漸尖;上面暗綠色,初時有褐色柔毛,不久變禿淨,老葉略有皺紋,下面淡綠,初時有褐毛,以後僅在脈上有毛;側脈 6~9 對,與網脈在上面下陷,在下面稍突起;邊緣有細鋸齒,折之常有銀白色的絲線;葉柄長 1~2 公分,上面有槽,光滑無毛或近似無毛。 |
‧花: |
雌雄異株,花生於當年枝基部,雄花無花被;花梗長約 0.3 公分,無毛;苞片倒卵狀匙形,長 0.6~0.8 公分,頂端圓形,邊緣有睫毛,早落;雄蕊長約 1 公分,無毛,花絲長約 0.1 公分,藥隔突出,花粉囊細長,無退化雌蕊。雌花單生,苞片倒卵形,花梗長 0.8 公分,子房無毛,1 室,扁而長,先端 2 裂,子房柄極短。早春開花。 |
‧果實: | 翅果扁平,長橢圓形,長 3~3.5 公分,寬 1~1.3 公分,先端 2 裂,基部楔形,周圍具薄翅;堅果位於中央,稍突起,子房柄長 0.2~0.3 公分,與果梗相接處有關節。種子扁平,線形,長 1.4~1.5 公分,寬 0.3 公分,兩端圓形。秋後果實成熟。 |
‧特性: |
落葉喬木,高達 20 公尺,胸徑約 50 公分;樹皮灰褐色,粗糙,內含橡膠,折斷拉開有多數細絲。嫩枝有黃褐色毛,不久變禿淨,老枝有明顯的皮孔。芽體卵圓形,外面發亮,紅褐色,有鱗片 6~8 片,邊緣有微毛。葉橢圓形、卵形或矩圓形,薄革質,長 6~15 公分,寬 3.5~6.5 公分;基部圓形或闊楔形,先端漸尖;上面暗綠色,初時有褐色柔毛,不久變禿淨,老葉略有皺紋,下面淡綠,初時有褐毛,以後僅在脈上有毛;側脈 6~9 對,與網脈在上面下陷,在下面稍突起;邊緣有鋸齒;葉柄長 1~2 公分,上面有槽,光滑無毛或近似無毛。雌雄異株,花生於當年枝基部,雄花無花被;花梗長約 0.3 公分,無毛;苞片倒卵狀匙形,長 0.6~0.8 公分,頂端圓形,邊緣有睫毛,早落;雄蕊長約 1 公分,無毛,花絲長約 0.1 公分,藥隔突出,花粉囊細長,無退化雌蕊。雌花單生,苞片倒卵形,花梗長 0.8 公分,子房無毛,1 室,扁而長,先端 2 裂,子房柄極短。翅果扁平,長橢圓形,長 3~3.5 公分,寬 1~1.3 公分,先端 2 裂,基部楔形,周圍具薄翅;堅果位於中央,稍突起,子房柄長 0.2~0.3 公分,與果梗相接處有關節。種子扁平,線形,長 1.4~1.5 公分,寬 0.3 公分,兩端圓形。早春開花,秋後果實成熟。 |
‧更多資料: |
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三卷 1.杜仲 p493 民85年3月15日 于勝祥 中國高等植物彩色圖鑑 第四卷 科學出版社 杜仲 p161 中國植物誌 第 35(2) 卷 116 頁 PDF 杜仲 https://baike.baidu.com/item/杜仲/234 杜仲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杜仲 92年10月298頁 |
‧拍攝地點: | 豐原公老坪附近(107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