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橘 | |||||||||||||||||||||
|
‧中文名稱: |
枸橘 更多枸橘 |
‧英文名稱: | Trifoliate-orange |
‧學名: |
Poncirus
trifoliata
Rafin. Poncirus trifoliata (L.)Rafin. Citrus trifoliata L. |
‧科名: |
芸香科(Rutaceae)枸橘(Poncirus) |
‧別名: |
枳(周禮),枸橘(橘錄),臭橘、臭杞、雀不站、鐵籬寨、枳殼、野橙子、枳、唐橘 |
‧原產地: | 中國大陸中部;台灣於 1906 年引進栽培,偶爾種植於北部及中部山區農家。 |
‧分佈: | 栽培。 |
‧用途: | 1.藥用:本種耐寒性強,果實味酸苦,不堪生食;果供藥用,能破氣消積,可治脫肛;種子可入藥,名曰枳殼;每年九、十月間採其熟實曬乾,性質苦酸,微寒無毒,有破滯氣,寬腸胃之效能,用作袪痰、去濕、消化藥。性味:未成熟的果實:辛、苦、溫;葉:辛、溫。效用:未成熟的果實:理氣健胃,消腫止痛。治肝胃氣痛,疝氣,食積痰滯,痞脹,跌打損傷,陰挺,乳癆;種子:止血。治腸風下血;葉:理氣止嘔,消腫散結。治反胃,嘔吐,疝氣。皮:斂血,止痛。主治痔瘡,便血,齒痛;果皮:息風止痙,化痰通絡。治中風身體強直,屈伸不利;棘刺:止痛。治齲齒疼痛。2.葉、花及果實可提芳香油。 |
‧莖: | 高可達 3 公尺,平滑無毛;分枝多,稍扁平,有稜角,密生粗壯棘刺;棘狀枝(棘刺)肥厚,長 1~3.5 公分,偶爾亦有長達 7 公分者,基部扁平。 |
‧葉: |
葉為互生,三出複葉,小葉頂生者呈倒卵形至橢圓形,長 3~5 公分,寬 1~3.5 公分,先端鈍而微凹,基部楔形,紙質或近革質,鈍鋸齒緣或近似全緣,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或略帶暗綠色,背面呈淡綠色;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較隆起,側脈 3~5 對,不十分明顯;表裡兩面皆光滑無毛,側生小葉較小,橢圓狀卵形,基部多歪斜;葉柄長 1~3 公分,翼狀;小葉柄無或近似無柄。 |
‧花: |
花單生或成對著生,常先葉而開放,淡黃色或近似白色,開放時徑 4~5 公分,具有香味,腋生;花柄短,長 0.65~0.8 公分;花萼筒狀,先端 5 裂;裂片闊三角形,長 0.5~0.6 公分,先端銳尖;花瓣 5 枚,長橢圓形或長卵形,長 1.8~3 公分,寬 0.6~0.8 公分,先端鈍;雄蕊 8~20 枚,長短多不一,挺出於花外;花絲細長,子房卵形,6~8 室,每室有胚珠數枚。 |
‧果實: | 果實為柑果(漿果),球形,徑 3~5 公分,成熟時呈橙黃色,具毛茸,有香味;種子長橢圓形,長 0.8~0.9 公分,種皮厚。 |
‧特性: |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高可達 3 公尺,平滑無毛;分枝多,稍扁平,有稜角,密生粗壯棘刺;棘狀枝(棘刺)肥厚,長 1~3.5 公分,偶爾亦有長達 7 公分者,基部扁平。葉為互生,三出複葉,小葉頂生者呈倒卵形至橢圓形,長 3~5 公分,寬 1~3.5 公分,先端鈍而微凹,基部楔形,紙質或近革質,鈍鋸齒緣或近似全緣,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或略帶暗綠色,背面呈淡綠色;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較隆起,側脈 3~5 對,不十分明顯;表裡兩面皆光滑無毛,側生小葉較小,橢圓狀卵形,基部多歪斜;葉柄長 1~3 公分,翼狀;小葉柄無或近似無柄。花單生或成對著生,常先葉而開放,淡黃色或近似白色,開放時徑 4~5 公分,具有香味,腋生;花柄短,長 0.65~0.8 公分;花萼筒狀,先端 5 裂;裂片闊三角形,長 0.5~0.6 公分,先端銳尖;花瓣 5 枚,長橢圓形或長卵形,長 1.8~3 公分,寬 0.6~0.8 公分,先端鈍;雄蕊 8~20 枚,長短多不一,挺出於花外;花絲細長,子房卵形,6~8 室,每室有胚珠數枚。果實為柑果(漿果),球形,徑 3~5 公分,成熟時呈橙黃色,具毛茸,有香味;種子長橢圓形,長 0.8~0.9 公分,種皮厚。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417014010 枳殼 |
‧拍攝地點: | 台北植物園(970517);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植物園柑橘特展(104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