柚葉藤 | |||||||||||||||||||||
|
‧中文名稱: | 柚葉藤 更多柚葉藤 |
‧英文名稱: | Orange-leaved Pothos 、Rock Vine. |
‧學 名: | Pothos
chinensis (Raf.)
Merr. Pothos seemannii Schott Tapanava chinensis Raf. |
‧科 名: | 天南星科(Araceae)柚葉藤屬(Pothos) |
‧別 稱: | 柚葉藤,石柑子(四川),竹結草(廣西上思),爬山虎(廣西南寧),風癱藥、毒蛇上樹、上樹葫蘆(廣西金秀),六撲風(廣西北流),巴岩香、青葫蘆茶、石葫蘆(廣西蒼梧),馬連鞍(廣西寧明),百步藤(廣西田陽),石上蟾蜍草(廣西昭平),大瘡花、葫蘆草、石百足(廣西玉林),千年青(廣西靖西),落山葫蘆(廣西淩樂、蒼梧),小毛銅錢菜(貴州榕江),伸筋草、青竹標、岩石焦(貴州荔波),鐵斑鳩、巴岩薑(貴州興義);石柑兒(貴州合江),關刀草(貴州峨山),猛藥(廣東英德),鐵板草(雲南滄源)、石柑、青風藤、柚葉天南星、石蒲藤、 石山橘、石蜈蚣、石葫蘆、上壁蜈蚣、爬山蜈蚣、揹帶藤、背帶藤、爬崖香 |
‧原產地: | 中國大陸南部、琉球、台灣。 |
‧分布: | 海拔 1200 公尺以下透光佳的闊葉林樹幹、陰涼潮濕岩壁。 |
‧用 途: | 1. 庭植添景觀賞。2. 藥用:性味:全草:苦、辛、微溫。效用:全草:袪風去濕,舒筋活絡,清熱,解毒,消食,理氣止痛,導滯去積,活血散瘀,止咳。治跌打損傷,晚期血吸蟲病肝脾腫大,風濕關節痛,疝氣,腳氣,小兒疳積,咳嗽,骨折,中耳炎,鼻塞流涕。 |
‧莖: | 附生藤本,長 0.4~6 公尺;莖亞木質,淡褐色,近圓柱形,具縱條紋,粗約 2 公分,節間長 1~4 公分,節上常束生長 1~3 公分的氣生根;有分枝,枝下部常具鱗葉 1 枚;鱗葉線形,長 4~8 公分,寬 0.3~0.7 公分,銳尖,具多數平行縱脈;莖細長而多節,除節部具有白膜質鱗片外,全體綠色。 |
‧葉: | 葉為單身複葉,互生,葉片紙質,鮮時表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乾後表面黃綠色,背面淡黃色,橢圓形,披針狀卵形至披針狀長圓形,全緣,長 6~13 公分,寬 1.5~5.6 公分,先端漸尖至長漸尖,常有芒狀尖頭,基部鈍;中肋在表面稍下陷,背面隆起,側脈 4 對,最下一對基出,弧形上升,細脈多數,近平行;葉柄有翅,並具關節,長 1~4 公分,寬 0.5~1.2 公分,約為葉片大小的 1/6。 |
‧花: | 肉穗花序腋生,基部具苞片 4~5(~6)枚;苞片卵形,長 0.5 公分,上部的漸大,縱脈多數;花序柄長 0.8~1.8(~2)公分;佛焰苞卵狀,綠色,長 0.8 公分,展開寬 1.0(~1.5)公分,銳尖;肉穗花序短,橢圓形至近圓球形,淡綠色、淡黃色,長 0.7~0.8(~1.1)公分,粗 0.5~0.6(~1.0)公分,花序梗長 0.3~0.5(~0.8)公分。花果期四季。 |
‧果: | 漿果黃綠色至紅色,卵形或長圓形,先端略彎曲,長約 1 公分,熟時紅色。 |
‧特徵: | 藤本,以氣根攀貼於石上或樹上。莖纖弱,綠色,分枝多,節間距離 1.2~2.5 公分 ,葉互生,卵狀橢圓形、披針狀矩圓形或矩圓形,長 5~10 公分 ,寬 1.5~3 公分 ,先端漸尖,基部鈍,無毛,網脈兩面凸起;葉柄長 1~6 公分 ,具綠色扁平的翅,寬 0.5~1.2 公分 ;莖下部的葉可甚小。春季開花,生於枝頂或葉腋;總花梗長約 1 公分 ,基部有 3~4 枚長達 0. 6 公分的芽苞葉;佛焰苞兜狀,長 0.6~0.8 公分 ;肉穗花序近球形至橢圓形,長 0.6~0.8 公分 ,具長約 0.4 公分 的梗;花兩性,花被片 6 ,雄蕊 6 個。漿果橢圓形,長達 1 公分 ,紅色。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632018010
柚葉藤 |
‧拍攝地點: | 三義鄉三角山步道旁(941021);三義相關刀山步道旁-果實(950616);東勢林場(9603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