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 | |||||||||||||||||||||
|
‧中文名稱: |
橄欖 更多橄欖 |
‧英文名稱: |
Chinese Olive |
‧學 名: |
Canarium
album (Lour.) Raeusch. Canarium subulatum Guill. |
‧科 名: |
橄欖科(Burseraceae)橄欖屬(Canarium) |
‧別 稱: |
橄欖(三輔黃圖,開寶本草),黃欖(雲南金平),青果(通稱),山欖、白欖(廣東、廣西),紅欖、青子(廣東),諫果、忠果(古稱),綠欖、橄欖子、橄棪、餘甘子、青橄欖、甘欖、柑欖、諫果、忠果、橄仔(台灣) |
‧原 產 地: |
海南島、廣東及廣西及越南;台灣於 1950 年代引進栽植。 |
‧分 布: |
橄欖引進臺灣栽培相當久遠,以台中、南投、彰化、嘉義、宜蘭等地丘陵地栽培,多與龍眼、荔枝及其他水果樹園內間雜種植,新竹寶山鄉有較大面積純果園種植;臺灣多栽種於 500 公尺以下山麓。 |
‧用 途: |
1. 食用:果實可生食或漬製;核供雕刻,兼藥用,治魚骨鯁喉有效;種仁可食,亦可榨橄欖油,油用於製肥皂或作潤滑油。據《嶺表錄異》:樹脂和糖,謂之橄欖糖,用濯船損,乾后牢於膠漆,著水益乾堅;又據《群芳譜》:樹脂─熱之,甚清烈,謂之欖香。2.園藝觀賞樹:常綠,可種植為庭園綠化觀賞樹。3.木材用途:木材可造船,作枕木,製家具、農具及作建築用材。4.藥用:橄欖功能去飽脹、除油膩、開脾胃、促進食慾。果實:甘、酸、平;根:淡、平;果核:甘、澀、溫;種仁:甘、平。效用:果實:清熱,利咽,生津,解毒。治咽喉痛,咳嗽,煩渴,魚蟹中毒;根:清咽,解毒,利關節。治咽喉痛,腳氣,筋骨痛;果核:解毒,斂瘡,止血,利氣。治咽喉腫痛,口舌生瘡,凍瘡,疳瘡,天皰瘡,腸風下血,睪丸腫痛;種仁:潤燥,醒酒,解毒。治口唇燥痛,醉酒,魚、肉、蟹中毒。 |
‧莖: |
喬木,樹高可達 10~25 公尺,胸徑可達 150 公分;含樹脂;小枝粗 0.5~0.6 公分,幼嫩部被銹褐色絨毛,很快變無毛;髓部周圍有柱狀維管束,稀在中央亦有若干維管束。 |
‧葉: |
有托葉,僅芽時存在,著生於近葉柄基部的枝幹上;奇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 3~6 對,對生,革質,長橢圓形,長 6~15 公分,寬 2~5.5 公分,無毛或在背面葉脈散生有剛毛,背面有極細的疣狀突起;先端漸尖至驟狹漸尖,尖頭長約 2 公分,鈍;基部楔形至圓形,偏斜,全緣;側脈 12~16 對,中脈發達;葉柄長 4~7 公分,細長;小葉柄短,長 0.2~0.5 公分,光滑無毛。 |
‧花: |
花序腋生,微被絨毛至無毛;雄花序為聚繖圓錐花序,黃白色,頂生圓錐花序,長 15~30 公分,多花;雌花序為總狀,長 3~6 公分,具花 12 朵以下;花疏被絨毛至無毛,雄花長 0.55~0.8 公分,雌花長約 0.7 公分;花萼長 0.25~0.3 公分,在雄花上具 3 淺齒,在雌花上近截平;雄蕊 6,無毛,花絲合生 1/2 以上(在雌花中幾全長合生);花盤在雄花中球形至圓柱形,高 0.1~0.15 公分,微 6 裂,中央有穴或無,上部有少許剛毛;在雌花中環狀,略具 3 波狀齒,高 0.1 公分,厚肉質,內面有疏柔毛;雌蕊密被短柔毛;在雄花中細小或缺。花期 4~5 月。 |
‧果 實: |
果序長 1.5~15 公分,具 1~6 果;果萼扁平,直徑 0.5 公分,萼齒外彎;核果卵圓形至紡錘形,長約 3 公分,熟時黃綠色;果核兩端銳尖,橫切面圓形至六角形,在鈍的肋角和核蓋之間有淺溝槽,核蓋有稍凸起的中肋,外面淺波狀;核蓋厚 0.15~0.2 (~0.3) 公分;種子 1~2,不育室稍退化。果熟期 10~12 月。 |
‧特 性: |
常綠喬木,含樹脂,嫩枝具有銹褐色短毛。葉奇數羽狀複葉,互生,小葉 11~15 片,對生,革質,長橢圓形,長 11~17 公分,先端銳尖,全緣。花黃白色,頂生圓錐花序;核果橢圓形,長約 3 公分,熟時黃綠色,果核兩端銳尖。橄欖可生食,初嚼時,澀中帶甘,後滿口甘味並有芳香味道,口感甚佳。果實通常醃漬為乾果或蜜餞,各地均有售,極為普遍,是中國所特有的水果。植物中以"橄欖"稱之者有三,除本種外尚有椴樹科(杜英科)的錫蘭橄欖,果實形狀大小相似,但其味酸澀無甘味,果核兩端圓鈍,可與之區別;而地中海地區所產之油橄欖之果實甚小,主供榨製橄欖油用,臺灣未見栽培。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419001010
橄欖 |
‧拍攝地點: |
石岡鄉休閒農業園區(941126);東勢林場楓林小徑(950215);東勢區西門巷口西南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