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社柳 | |||||||||||||||||||||
|
‧中文名稱: |
水社柳 更多水社柳 |
‧英文名稱: |
Kusano Willow |
‧學名: |
Salix
kusanoi
(Hayata) C. K. Schneid. Salix kusanoi (Hayata) Schneider Salix tetrasperma Roxb. var. kusanoi Hayata Salix warburgii O. Seemen var. eucalyptifolia Ying |
‧科名: |
楊柳科(Salicaceae)柳屬(Salix) |
‧別名: |
水社柳,金柳、草野氏柳 |
‧原產地: |
臺灣特有種,產地有宜蘭神秘湖(Shenmihu)、雙連埤(Shuanglienpi)、草埤(Tsaopi),南投日月潭,屏東東源(Tungyuan)、南仁山(Nanjenshan)等,海拔分布 1,000 公尺以下濕地。最早是日本人草野俊助在日月潭水社部落採集到,所以以日月潭的舊名「水社海」名之為「水社柳」,同時也被稱為「草野氏柳」。 |
‧分布: |
生長於平地原野及低海拔山地,約海拔 0~300 公尺處,30 年全島可見,常沿小溪流或池塘邊生長。現已瀕臨絕滅。 |
‧用途: |
1.蝴蝶食草:水社柳是台灣特有種紅擬豹斑蝶和黃領蛺蝶幼蟲的食草。2.可作為河川護岸固坡、水土保持樹種。 |
‧莖: | 樹枝水平伸展,細長,有毛茸,當年生小枝條被覆鐵銹狀絨毛,一年生枝紫紅黑色,無毛。 |
‧葉: | 葉橢圓形、長橢圓形至長橢圓狀披針形,長 7~12 公分,寬 3~4 公分,先端漸尖,基部略呈心形,紙質至革質,不明顯粗鋸齒至細鋸齒,表面光滑無毛,背面有黃褐色絲狀絨毛,側脈每邊 10~13 枚;葉柄長 1.5~1.8 公分,無腺體,有溝紋及毛茸。 |
‧花: | 雌雄異株,葇荑花序,腋生,雄花顏色黃色,雌花白色;雄葇荑花序為伸長的圓柱形,先葉開放或近似與葉同時開放,長 5~9 公分,寬 0.7~0.9 公分,近似疏花;花序有毛茸,花序梗長 1.2~1.6 公分,微有灰色毛茸;苞鱗片 4~5 枚,早落性;苞片倒卵狀長橢圓形或倒卵形,長 0.25~0.35 公分,寬 0.16~0.2 公分,色澤表裏相同,先端圓,邊緣有毛且捲曲,內有絨毛,外面下半部有白色絨毛;腺體 2 枚,基部合生或呈假性盤狀,長 0.04~0.05 公分,寬 0.08~0.09 公分;雄蕊 6~7 枚,花絲離生,長 0.25~0.4 公分,基部有柔毛。雌葇荑花序長 3.5~5 公分,徑 0.8 公分花序軸有柔毛;苞鱗片倒卵形,長 0.11~0.18 公分,寬 0.8~1.2 公分,先端尾狀尖突或尖突,基部楔狀銳尖或圓形;苞片倒卵狀橢圓形,先端鈍;腺體腹生,長 0.04~0.05 公分,寬 0.08 公分,先端截斷狀,頭部略凹陷;背生腺點無或小而圓形;子房披針狀圓錐形,先端鈍,有子房柄,長 0.08 公分,光滑無毛;花柱長 0.05~0.06 公分;柱頭短,頭部凹陷。 |
‧果實: | 蒴果長 0.65~0.7 公分,寬 0.2 公分。 |
‧特性: |
落葉中喬木,樹枝水平伸展,細長,有毛茸,小枝條幼時被覆鐵銹狀絨毛,芽紅褐色,橢圓形。葉卵至長橢圓狀披針形,基部圓至心形並有耳狀腺體,細鋸齒緣,稀全緣。雌雄異株,雄花黃色,雌花白色,花序腋生;苞片兩面光滑;花近先葉開放或同時開放,稀葉後開放;雄花序粗壯,圓柱形,長約 8(9) 公分,花自下部向上開放,疏花,有花序梗,具 2~3 小葉或脫落;有雄蕊 5~6,花絲基部有短柔毛,比苞片長達 1 倍;苞片卵形或寬橢圓形,內面有短柔毛,外面毛少,具短緣毛;腺體 2,背生和腹生,常分裂;雌花序有梗,長約 3 公分,粗約1公分;子房卵狀圓錐形,長 0.3~0.4 公分,有長柄,花柱近無,柱頭冠狀;苞片同雄花,比子房柄長 1 倍;花有背腺和腹腺,先端微凹或分裂。蒴果長 0.65~0.7 公分,寬 0.2 公分。水社柳在每年 12 月至隔年 2 月是開花時期,雄株的花苞吐出金黃色花穗,很多黃色小花同時生長在一根花軸上,伸長的金黃色花絲相當顯眼,遠觀全株披滿金色,所以水社柳又被稱為「金柳」。秋、冬季時,葉子會掉落,植株停止生長。水社柳和水柳都是台灣特有種的低海拔濕地植物,兩者的差異可由葉子基部的形狀區分,水柳基部銳至鈍,而水社柳基部圓或近心形。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304002040
水社柳 |
‧拍攝地點: |
國立台中自然博物館植物園水生植物區(960221-1040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