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甘菊 | |||||||||||||||||||||
|
‧中文名稱: | 洋甘菊 |
‧英文名稱: | Chamomilla Recutita,Chamomile German |
‧學 名: | Martricaria chamomilla Linn. |
‧科 名: | 菊科(Compositae)洋甘菊屬(Martricaria) |
‧別 名: | 洋甘菊,黃金菊、母菊、歐藥 |
‧原產地: | 歐洲北部及亞洲西部。 |
‧分布: | 臺灣 1944 年以前即引進栽培,但迄今僅零星標本性種植及偶見野外自生者。 |
‧用 途: | 1. 觀賞用:可種植為觀賞用花卉。2.藥用:效用:有發熱,驅風,健胃,消炎,解痙,殺菌之效。治感冒,支氣管哮喘,風濕熱,風濕痛,過敏性腸胃炎,常習性便秘,下痢,濕疹,皮膚病。 |
‧莖: | 高 30~60 公分,具芳香。莖直立,多分枝,綠色,平滑。 |
‧葉: | 葉互生,幾無柄,2 回或 3 回羽狀分裂,裂片短,狹線形。 |
‧花: | 頭花著生枝端或腋出,全體排列成繖房花狀,具長花梗,花徑 1.3~2.5 公分;總苞半球形,苞片四層,邊緣膜質;花床長圓形,中空,外圍為舌狀花一層,白色,雌性,先端平截或鈍圓,微凹;中央為管狀花,多數,兩性,黃色,花冠先端 4~5 齒裂,基部具小苞葉;花葯基部鈍圓,花托圓錐形,無托葉。花期 5~8 月。 |
‧果: | 瘦果片狀橢圓形,具 3~5 條縱細稜。 |
‧特徵: | 一年生或越年生草夲,高 30~60 公分,具芳香。莖直立,多分枝,綠色,平滑。葉互生,幾無柄,2 回或 3 回羽狀分裂,裂片短,狹線形。頭花著生枝端或腋出,全體排列成繖房花狀,具長花梗,花徑 1.3~2.5 公分;總苞半球形,苞片四層,邊緣膜質;花床長圓形,中空,外圍為舌狀花一層,白色,雌性,先端平截或鈍圓,微凹;中央為管狀花,多數,兩性,黃色,花冠先端 4~5 齒裂,基部具小苞葉;花葯基部鈍圓,花托圓錐形,無托葉。瘦果片狀橢圓形,具 3~5 條縱細稜。花期 5~8 月。 |
‧更多資料: | 邱年永 張光雄 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2) 217洋甘菊 p248 台北南天書局 https://baike.baidu.com/item/洋甘菊 洋甘菊 |
‧拍攝地點: | 南投縣惠蓀林場藥草園(960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