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紅風鈴木

洋紅風鈴木00.jpg
洋紅風鈴木00
洋紅風鈴木01.jpg
洋紅風鈴木01
洋紅風鈴木02.jpg
洋紅風鈴木02
洋紅風鈴木03.jpg
洋紅風鈴木03
洋紅風鈴木-莖0.jpg
洋紅風鈴木-莖0
洋紅風鈴木-莖1.jpg
洋紅風鈴木-莖1
洋紅風鈴木-葉序0.jpg
洋紅風鈴木-葉序0
洋紅風鈴木-葉0.jpg
洋紅風鈴木-葉0
洋紅風鈴木-葉1.jpg
洋紅風鈴木-葉1
洋紅風鈴木-葉2.jpg
洋紅風鈴木-葉2
洋紅風鈴木-葉3.jpg
洋紅風鈴木-葉3
洋紅風鈴木-葉4.jpg
洋紅風鈴木-葉4
洋紅風鈴木-葉正
洋紅風鈴木-葉正
洋紅風鈴木-葉背.jpg
洋紅風鈴木-葉背
洋紅風鈴木-葉序1.jpg
洋紅風鈴木-葉序1
洋紅風鈴木-花02.jpg
洋紅風鈴木-花02
洋紅風鈴木-花01.jpg
洋紅風鈴木-花01
洋紅風鈴木-花00.jpg
洋紅風鈴木-花00
洋紅風鈴木-花蕊0.jpg
洋紅風鈴木-花蕊0
洋紅風鈴木-花蕊1.jpg
洋紅風鈴木-花蕊1
落英.jpg
落英
中文名稱: 洋紅風鈴木                        更多洋紅風鈴木
英文名稱: Rosy Trumpet TreeLapachoTaheeboPau d'arco(地方語直譯)
學   名: Tabebuia pentaphylla (L.) Hemsl.
Tabebuia rosea (Bertol.) DC.
科   名: 紫葳科(Bignoniaceae)風鈴木屬(Tabebuia)
別   名: 洋紅風鈴木巴拉圭風鈴木、紅花風鈴木、紅花伊蓓樹、喇叭樹、玫瑰風鈴木、粉風鈴木
原產地: 熱帶美洲。分佈墨西哥、巴西、巴拉圭、玻利維亞。台灣於 1967 年引進栽植。
分布: 供庭園觀賞與行道樹。近幾年有增多的趨勢。
用   途: 1. 行道樹或庭園觀賞:洋紅風鈴木花期較黃金風鈴木為長,展葉後仍可見花,常見栽培於公園及行道樹,供觀賞。
莖: 株高可達 25 公尺,徑 30~50 公分,樹幹直立,分枝多,樹冠呈圓傘形,樹皮有灰白斑點,平滑;小枝條細長,圓柱形,直立或斜上昇。
葉: 掌狀複葉,對生,小葉五片,橢圓狀長橢圓形至橢圓狀卵形,長 20~25 公分,寬 6~9 公分,先端漸尖,基部鈍或漸狹,紙質,全緣;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淡綠色;表面光滑無毛,背面則散生毛茸或光滑無毛茸;中肋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顯著隆起,側脈每邊 6~9 條及細脈皆略顯明顯而細緻;葉柄長 3~5 公分,光滑無毛茸;小葉柄細長。
‧花: 花多數,紫紅色至粉紅色,有時呈白色,中型,不具香味,開放時徑約 3~5 公分,長 7~8 公分,叢生略呈頭狀花序,多同一時間內開放;花序長 0.5~2.5 公分;花萼小,鐘形,先端截斷狀,具腺毛狀鱗片;花冠闊漏斗形,長 7~7.5 公分,先端 5 裂;裂片闊卵形;雄蕊 4 枚,著生於花冠下部;子房有腺狀鱗片。花期三月至五月。
果: 蒴果,線形或圓柱形,長可達 30~35 公分。四月至六月結實。
特徵: 紫葳科常綠喬木。掌狀複葉對生,小葉五片,具長柄,紙質,闊卵形至長橢圓形,有尖尾,全緣。花大型淡粉紅色,具觀賞價值,總狀花序,花冠漏斗形或風鈴狀,徑 3~5 公分,五裂,叢生於枝端,先開花後長葉。蒴果。洋紅風鈴木在春季開花,花像風鈴掛在樹上非常漂亮。夏天長葉並結長形果莢,夏秋之季枝繁葉茂,冬天葉掉枝枯。洋紅風鈴木和風鈴木最大的區別為洋紅風鈴木為常綠喬木(風鈴木為落葉喬木),開花時尚有葉片留存樹上;洋紅風鈴木葉緣為全緣無鋸齒,而風鈴木葉緣有疏鋸齒。
更多資料 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六卷 p571 2.洋紅風鈴木 870730 初版
https://zh.wikipedia.org/wiki/紅花風鈴木/紅花風鈴木.htm 紅花風鈴木
薛聰賢 台灣花卉圖鑑 第 11 輯 洋紅風鈴木 P53 台灣普綠有限公司 2009年9月
Google
Tabebuia rosea 圖片搜尋
拍攝地點 台中市東區大智公園內(970331-980912)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