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山柰 | |||||||||||||||||||||
|
‧中文名稱: |
海南山柰 更多海南山柰 |
‧英文名稱: | Bhumi Champa,Indian Crocus,Peacock Ginger,Round-rooted, GalangaleBlackhorm,Sanskrit,Kaempferia,Resurrection Lily |
‧學名: |
Kaempferia rotunda L. |
‧科名: |
薑科(Zingiberaceae)山柰屬(Kaempferia) |
‧別名: |
海南山柰,海南三七(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
‧原產地: | 產於中國雲南、廣西、廣東和海南,印度,印尼,馬來西亞,緬甸,斯里蘭卡,泰國和臺灣;生於開闊草地向陽處或栽培。亞洲南部至東南部亦有分佈。 |
‧分佈: | 各地零星栽培。 |
‧用途: | 1.觀賞用:花美麗,芳香,可供觀賞。2.藥用:據記載亦可供藥用,能治跌打損傷。性味:根莖:辛、溫。效用:根莖:行氣溫中,消食,止痛。治胸膈脹滿,脘腹冷痛,寒濕吐瀉,跌打損傷,牙痛。根莖有溫中,消食,行氣,止痛,去穢氣之效。治心腹冷痛,胸腹脹滿,胃寒疼痛,消化不良,急性胃腸炎,泄瀉腹痛,寒濕霍亂,牙痛,雀斑,百日咳,風濕關節痛,跌打損傷。 |
‧莖: | 根莖塊狀,根粗。 |
‧葉: |
先開花,後出葉;葉片長橢圓形,長 17~27 公分,寬 7.5~9.5 公分,葉面淡綠色,中脈兩側深綠色,葉背紫色;葉柄短,槽狀。 |
‧花: |
頭狀花序有花 4~6 朵,春季直接自根莖發出;苞片紫褐色,長 4.5~7 公分;花萼管長 4.5~7 公分,一側開裂;花冠管約與萼管等長,花冠裂片線形,白色,長約 5 公分,花時平展,側生退化雄蕊披針形,長約 5 公分,寬約 1.7 公分,白色,頂端急尖,直立,稍靠疊;唇瓣藍紫色,近圓形,深 2 裂至中部以下成 2 裂片,裂片長約 3.5 公分,寬約 2 公分,頂端急尖,下垂;藥隔附屬體 2 裂,呈魚尾狀,直立於藥室的頂部,邊緣具不整齊的缺刻,頂端尖。花期:4 月。 |
‧果實: | |
‧特性: |
根莖塊狀,根粗。先開花,後出葉;葉片長橢圓形,長 17~27 公分,寬 7.5~9.5 公分,葉面淡綠色,中脈兩側深綠色,葉背紫色;葉柄短,槽狀。頭狀花序有花 4~6 朵,春季直接自根莖發出;苞片紫褐色,長 4.5~7 公分;花萼管長 4.5~7 公分,一側開裂;花冠管約與萼管等長,花冠裂片線形,白色,長約 5 公分,花時平展,側生退化雄蕊披針形,長約 5 公分,寬約 1.7 公分,白色,頂端急尖,直立,稍靠疊;唇瓣藍紫色,近圓形,深 2 裂至中部以下成 2 裂片,裂片長約 3.5 公分,寬約 2 公分,頂端急尖,下垂;藥隔附屬體 2 裂,呈魚尾狀,直立於藥室的頂部,邊緣具不整齊的缺刻,頂端尖。花期:4 月。 |
‧更多: | *山奈、山柰和三奈、山柰:依照康熙字典的解釋:『柰』果也(說文解字),柰有青、白、赤三種(廣韻),『奈』同『柰』。 |
‧更多資料: |
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5)247山柰
p286
台北南天書局(參考) |
‧拍攝地點: |
台中縣東勢林場藥用植物園(1030416-1030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