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背櫟 | |||||||||||||||||||||
灰背櫟0 | |||||||||||||||||||||
|
‧中文名稱: |
灰背櫟 更多灰背櫟 |
‧英文名稱: | Darkgray Leaved Oak,Sea Buckthorn Leaf Tanoak |
‧學名: |
Cyclobalanopsis
hypophaea
(Hayata) Kudo Quercus hypophaea Hayata Cyclobalanopsis hypophaea (Hayata) Kudo, 1931 Cyclobalanus hypophaea (Hayata) Nakai Lithocarpus hypophaeus (Hayata) Hayata Pasania hypophaea (Hayata) H.L.Li |
‧科名: | 殼斗科(Fagaceae)椆屬(Cyclobalanopsis) |
‧別名: | 灰背櫟,灰絨椆,絨毛青岡,絨毛櫟,灰背椆,絨毛櫟,郭氏錐果櫟 |
‧原產地: | 僅發現在台灣東南部之坡地。標本被採集在台東大武(安塑在 30~700 公尺 及浸水營在200~800 公尺)及知本(26~600 公尺)。(Flora of Taiwan) 浸水營至大武低海拔森林中。 |
‧分佈: | 產臺灣東南部的台東、恒春,在台東富里和成功間的新港山一帶分佈較多。生於海拔 50~1, 100 公尺處,最適生海拔是 500~800 公尺。 |
‧用途: | 1.木材紋理平直,結構較粗,供建築、車輛等用;樹幹可作為栽培香菇的段木。 |
‧莖: | 常綠喬木,高可達 10 餘公尺,徑 30~50 公分,樹幹多彎曲,樹皮灰褐色;皮恐孔不顯著;小枝條伸長,粗壯,散生皮孔。 |
‧葉: |
葉革質或近似革質,長橢圓狀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 6~10 公分,寬 2~3 公分,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鈍,全緣或近似全緣,表面呈有光澤綠色,背面密布褐色壓縮性絹毛,中肋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顯著隆起,側脈 10~15 對,較不顯著,表裡兩面都平直或於背面稍隆起;葉柄長 0.4~0.7 公分,密生毛茸。 |
‧花: |
單性花,雌雄同株,雄花葇荑花序,下垂,長約 5 公分;雌花單生或 2 至多枚組成短穗狀花序,花黃色,雄蕊 5~6 枚,雌蕊心皮 2~4 枚,合生,柱頭 3 叉,子房上位,子房 3 室,中軸胎座,每室胚珠 2 枚。 |
‧果實: | 殼斗闊盤形,邊緣稍緊縮狀,長 0.6~0.9 公分,徑 1.5~1.8 公分,外面密布壓縮狀毛茸,內面有褐色絹毛;苞鱗排列成 8~11 列緊密的同心環帶;堅果緊縮狀球形,長 1.3~1.6 公分,徑 1.4~1.8 公分,先端凹入但中心部份突起,基部圓形。花期 12~1 月。果實於 1~3 月間成熟,為飛鼠及山豬所喜食。 |
‧特性: |
喬木,高達 18 公尺,胸徑 1.2 公尺;小枝纖細,被灰白色薄毛。葉片薄革質,長橢圓狀披針形,長 5~9.5 公分,寬 1.5~2.3 公分,頂端鈍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中脈在葉面平坦,在葉背凸起,側脈每邊 8~14 條,纖細,不達葉緣,葉面亮綠色,葉背被緊貼的灰白色絨毛;葉柄長約 0.5~1 公分,扁三角形,密被灰色絨毛。殼斗碟形,直徑 1~1.8 公分,高 0.5~0.8 公分;小苞片合生成 7~11 條緊密的同心環帶,外壁被灰白色薄毛。堅果扁球形或寬卵形,直徑 1.2~1.8 公分,高 1.7~2.1 公分,果臍略凸起,徑 0.5~0.8 公分。花期 12~1 月,果實於 1~3 月間成熟,為飛鼠及山豬所喜食。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306003050
灰背櫟 |
‧拍攝地點: | 台東縣達仁鄉山豬窟休閒農業區(1070930);彰化北斗(11303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