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柑仔 | |||||||||||||||||||||
|
‧中文名稱: | 烏柑仔 更多烏柑仔 |
‧英文名稱: | Chineneses Box-orange |
‧學名: | Severinia
buxifolia
(Poir.) Tenore Atalantia bilocularis Wall. Atalantia buxifolia (Poir.) Oliver 酒餅簕 Citrus buxifolia Poir. |
‧科別: | 芸香科(Rutaceae)烏柑屬(Severinia) |
‧別名: | 烏柑仔(臺灣),酒餅簕(廣州),山柑仔、烏柑、東風橘(增訂嶺南采藥錄),狗橘、蠔殼刺(廣州),兒針簕、山橘簕、牛屎橘、狗骨簕、梅橘、雷公簕、銅將軍(廣西)、酒餅竻、山桔子、山骨竻、常山、黃根、半天釣、假花椒 |
‧原產地: | 印度,中國大陸華西、華南、海南島,日本,菲律賓及中南半島,台灣。 |
‧分布: | 臺灣產於西、南部和蘭嶼。 |
‧用途: | 1.日常用途:ㄅ.果肉可食,惟果皮帶有苦味。ㄆ.葉可製酒餅,根藥用。ㄇ.木材淡黃白色,堅密結實,為細工雕刻材料;根可製作煙管。ㄈ.烏柑仔之根,俗稱常山,亦為民間草藥。2.作生籬用:本種密生長刺,常被栽植為生籬,以為欄柵,隔阻外物進入。3.蝴蝶食草:葉片是玉帶鳳蝶、無尾鳳蝶、柑橘鳳蝶、恆春琉璃小灰蝶幼蟲的食草。4.藥用:性味:根皮:辛、苦,性溫。效用:根皮:祛風解表,化痰止咳,行氣止痛,活血。治風寒感冒,頭痛身痛,咳嗽痰多,瘧疾,胃寒痛,疝氣痛,風濕痺痛,風濕性關節炎,退化性關節疼痛,腰腿痛,跌打腫痛,皮癬。 |
‧莖: | 常綠灌木,高可達 5 公尺,徑 5~10 公分,分枝甚低;樹幹灰褐色或略帶有黑色;小枝幼時有毛,然很快地毛便脫落而呈光滑狀。 |
‧葉: | 葉單生,互生,長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 3.5~4 公分,寬 1.5~2 公分,先端鈍而凹頭,基部鈍或略呈狹,革質或厚革質,全緣,表面呈有光澤的暗綠色,背面則呈淡綠色且略帶粉白狀;中肋於表裡兩面略隆起,小脈多數,也在表裡兩面略隆起;葉柄長 0.2~0.25 公分,光滑無毛。 |
‧花: | 花單生至少數,白色,無柄或近似無柄,開放時徑 1~1.2 公分,略帶有香味,叢生性;花柄甚短,長 0.1~012 公分,無毛茸;花萼 5 裂,裂片小,覆瓦狀排裂,綠色,三角形,長 0.1~0.15 公分;花瓣 5 枚,長橢圓形,長 0.5~0.7 公分,先端鈍;雄蕊 9~10 枚,離生;著生於杯狀花盤四周;花絲線形,細長,長 0.3~0.35 公分;花藥卵形,短;子房 2 室,每室有胚珠 1 枚,柱頭頭狀。花期 2~4 月。 |
‧果實: | 果實為漿果,近似球形,略呈扁縮狀,徑 0.6~0.8 公分,成熟時呈黑色。 |
‧特徵: | 常綠小灌木或小喬木,嫩枝被毛,葉腋常生棘刺,刺長約 2~3 公分。單葉,互生,具葉柄,柄長 0.1~0.2 公分;葉片長 2~4 公分,寬 1.5~2 公分,倒卵狀長橢圓形或橢圓形,葉基圓形或鈍形,葉尖鈍形,常微凹,葉緣全緣,側脈細,兩面均顯著。花 2~3 朵叢生,腋出,白色;花萼合生,深皿形,5 裂;花瓣 5 片,長橢圓形;雄蕊 10 枚,不等長,分離,花絲闊扁形;子房 2 室;柱頭粗長。果實為漿果,球形,熟時黑色。同一株上常花果並存。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417016010
烏柑仔 |
‧拍攝地點: | 高雄市柴山自然公園步道旁(1010417-1080730);中寮鄉百草谷(1100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