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藥

烏藥0.jpg
烏藥0
烏藥1.jpg
烏藥1
烏藥3.jpg
烏藥3
烏藥4.jpg
烏藥4
烏藥-莖.jpg
烏藥-莖
烏藥10.jpg
烏藥10
烏藥-枝0.jpg
烏藥-枝0
烏藥-花苞.jpg
烏藥-花苞
烏藥-花苞1.jpg
烏藥-花苞1
烏藥8.jpg
烏藥8
烏藥-莖1.jpg
烏藥-莖1
烏藥-莖3.jpg
烏藥-莖3
烏藥-葉.jpg
烏藥-葉
烏藥-葉00.jpg
烏藥-葉00
烏藥-葉03.jpg
烏藥-葉03
烏藥-葉04.jpg
烏藥-葉04
烏藥-葉20.jpg
烏藥-葉20
烏藥-葉背0.jpg
烏藥-葉背0
烏藥-葉背3.jpg
烏藥-葉背3
烏藥-葉背5.jpg
烏藥-葉背5
烏藥-葉背7.jpg
烏藥-葉背7

中文名稱:

                                                    更多烏藥

英文名稱:

Combined Spicebush,Chinese Allspice,Tien-tai Spicebush,Black Medicine

學名:

Lindera aggregata (Sims) Kosterm.
Daphnidium strychnifolium Sieb. & Suzz. ex Miq.
Laurus aggregata Sims
Lindera strychnifolia (Sieb. & Zucc. & Miq.) F. Vill.
Lindera strychnifolium (Sieb. & Zucc. ex Miq.) F. Vill.
Lindera aggregata (Sims) Kosterm. f. aggregata.

科名:

樟科(Lauraceae)釣樟屬(Lindera)

別名:

烏藥(開寶本草),鰟樹(本草綱目),銅錢樹(浙江、江西),天臺烏藥、斑皮柴(浙江),白背樹、鯽魚姜、細葉樟、土木香(江西),白葉子樹(廣東),香葉子(浙江)天台、天臺烏藥、旁其『拾遺』、鰟魮、台烏、台藥、香葉子樹、矮樟、香桂樟、白葉柴

原產地:

中國長江以南各省區廣布,但海南省僅見栽培;日本也有。

分佈:

南投縣仁愛鄉眉原、關刀溪惠蓀農場及國姓鄉北山等地自生低海拔山區向陽山坡灌木林中。
用途: 1.藥用:根:辛、溫。效用:根:溫中健胃,理氣止痛。治中風,胃氣痛,胃痙攣,心腹諸痛,宿食不消,反胃吐食,吐瀉腹痛,膀胱虛冷,頻尿,痛經,喘息,小兒腸寄生蟲,充血性頭痛,疝氣。
莖:

高約 2~5 公尺,樹皮灰綠色;大枝褐色有突起皮孔,小枝光滑、青綠色;嫩部被褐鏽色柔毛或絹毛。

葉:

葉互生,薄革質或革質狀紙質,通常卵形,長 3~7 公分,寬 2~3.5 公分,頂端尾狀驟尖或近漸尖,基部闊楔形至微圓,全緣。上面亮綠色,下面覆白霜,被絹毛,兩面均有小窩點;基出脈 3 條;葉柄纖細,長 0.4~1 公分,初時被柔毛。

花:

花春季開放,黃色,單性異株,2 至數朵組成近無總梗的繖形花序;花梗長約 0.15 公分;花被常 6 裂,裂片長約 0.2~0.25 公分;雄蕊 9,排成 3 輪,花葯內向。

實: 核果漿果狀,球形,直徑 0.5~0.7 公分,成熟時紅色,後變黑色,果核長 0.5~0.7 公分,被毛或無毛。

特性:

烏藥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約 2~5 公尺,樹皮灰綠色;大枝褐色有突起皮孔,小枝光滑、青綠色;嫩部被褐鏽色柔毛或絹毛。葉互生,薄革質或革質狀紙質,通常卵形,長 3~7 公分,寬 2~3.5 公分,頂端尾狀驟尖或近漸尖,基部闊楔形至微圓,全緣。上面亮綠色,下面覆白霜,被絹毛,兩面均有小窩點;基出脈 3 條;葉柄纖細,長 0.4~1 公分,初時被柔毛。花春季開放,黃色,單性異株,2 至數朵組成近無總梗的繖形花序;花梗長約 0.15 公分;花被常 6 裂,裂片長約 0.2~0.25 公分;雄蕊 9,排成 3 輪,花葯內向。核果漿果狀,球形,直徑 0.5~0.7 公分,成熟時紅色,後變黑色,果核長 0.5~0.7 公分,被毛或無毛。
多資料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333008010 天臺
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一卷 2.天台烏藥 p230
邱年永 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物圖鑑(2) 71烏藥 p76 台北南天書局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上冊 0601
天台藥 p301 國立編譯館主編
中國植物誌 第 31 卷 434 頁 PDF 烏藥
https://baike.baidu.com/item/烏藥 烏藥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92年10月211頁

拍攝地點 投蕙蓀林場(961022)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