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面馬

烏面馬6.jpg
烏面馬6
烏面馬0.jpg
烏面馬0
烏面馬1.jpg
烏面馬1
烏面馬3.jpg
烏面馬3
烏面馬-莖0.jpg
烏面馬-莖0
烏面馬-莖1.jpg
烏面馬-莖1
烏面馬-莖4.jpg
烏面馬-莖4
烏面馬-花3.jpg
烏面馬-花3
烏面馬-花0.jpg
烏面馬-花0
烏面馬-花1.jpg
烏面馬-花1
烏面馬-嫩葉.jpg
烏面馬-嫩葉
烏面馬-葉正.jpg
烏面馬-葉正
烏面馬-葉背.jpg
烏面馬-葉背
烏面馬-葉.jpg
烏面馬-葉
烏面馬-花實0.jpg
烏面馬-花實0
烏面馬-花實1.jpg
烏面馬-花實1
烏面馬-花2.jpg
烏面馬-花2
烏面馬-花實2.jpg
烏面馬-花實2
烏面馬-花實3.jpg
烏面馬-花實3
烏面馬-實1.jpg
烏面馬-實1
烏面馬-實3.jpg
烏面馬-實3
‧中文名稱: 烏面馬                                               更多烏面馬
‧英文名稱: Ceylon Leadword
‧學   名: Plumbago zeylanica L.
‧科   名: 藍雪科(Plumbaginaceae)藍雪屬(Plumbago)
‧別   名: 白花丹(通稱),白花藤(唐本草),烏面馬(臺灣),白花謝三娘、天山娘、一見不消(海南),照藥、耳丁藤、猛老虎(廣西),白花金絲岩陀、白花九股牛(雲南)、白皂藥(四川),白雪花、山波苓、照藥根子、一見消、黑面馬、火靈丹、假茉莉、猛老虎、白花岩陀、錫蘭藍雪、小雞髻、百花藤
‧原產地: 印度、斯里蘭卡,1645 年荷蘭人引入台灣。
‧分布: 台灣全島低海拔灌叢及草原;澎湖亦有。
‧用   途: 1.蝴蝶幼蟲食草:烏面馬是角紋小灰蝶食草。2.觀賞用:像茉莉花,半蔓性,常被種為庭園植栽,作觀賞用。3.藥用性味、苦、溫,有毒。效用根或全草:祛風止痛,活血散瘀,通經,殺蟲。治風濕性關節炎,經閉,心胃氣痛,肝脾腫大,血瘀經閉,跌打損傷,惡毒腫瘡,疥癬,毒蛇咬傷。葉:外用:治跌打腫痛,扭挫傷,體癬。
‧莖: 莖多分枝,有細稜,節上帶紅色,光滑無毛,高 2~3 公尺。
‧葉: 葉互生,葉柄基部擴大而抱莖;葉片紙質,矩圓狀卵形至卵形,長 4~10 公分,寬 1.5~5 公分,具明顯側脈,基部具 2 早落性耳狀物;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漸窄,全緣或微波狀,無毛。
‧花: 穗狀花序頂生,長 5~25 公分;花萼管狀,長約 1 公分,具 5 稜,密被長腺毛,具黏性腺體,有粘性;花冠高腳碟狀,白色或白而略帶藍色,花冠管纖弱,裂片 5,廣展;雄蕊 5,與花冠分離。花期夏季。
‧果: 蒴果膜質,蓋裂,呈長橢圓形。果期秋至冬間 。
‧特徵: 多年生半蔓性亞灌木,莖多分枝,有細稜,節上帶紅色,光滑無毛,高 2~3 公尺。葉互生,葉柄基部擴大而抱莖;葉片紙質,矩圓狀卵形至卵形,長 4~10 公分,寬 1.5~5 公分,具明顯側脈,基部具 2 早落性耳狀物;先端短尖或漸尖,基部漸窄,全緣或微波狀,無毛。夏季開花,穗狀花序頂生,長 5~25 公分;花萼管狀,長約 1 公分,具 5 稜,密被長腺毛,具黏性腺體,有粘性;花冠高腳碟狀,白色或白而略帶藍色,花冠管纖弱,裂片 5,廣展;雄蕊 5,與花冠分離。蒴果膜質,蓋裂,呈長橢圓形。 葉根有毒,夏季開花;果期秋至冬間 。喜溫暖和陰濕環境,怕霜凍。
‧更多資料: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506003030  烏面馬
邱年永等著 原色臺灣藥用植圖鑑(2) 152白花藤 p172 台北南天書局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下冊 2272烏面馬 p 1136 國立編譯館主編
中國植物誌 第 60(1) 卷 004 頁 PDF 白花丹
https://baike.baidu.com/item/白花丹/2984632 白花丹
https://www.nmns.edu.tw/flowers/2010/winter/11-02/ 烏面馬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白花藤 92年10月363頁

‧拍攝地點: 台中市東勢區東勢林場(961021)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