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葉巴克豆

大葉巴克豆00.jpg
大葉巴克豆00
大葉巴克豆08.JPG
大葉巴克豆08
大葉巴克豆1.jpg
大葉巴克豆1
大葉巴克豆-莖00.jpg
大葉巴克豆-莖00
大葉巴克豆-莖01.JPG
大葉巴克豆-莖01
大葉巴克豆-莖02.JPG
大葉巴克豆-莖02
大葉巴克豆-莖07.JPG
大葉巴克豆-莖07
大葉巴克豆-葉00.jpg
大葉巴克豆-葉00
大葉巴克豆-葉2.jpg
大葉巴克豆-葉2
大葉巴克豆-小羽葉.jpg
大葉巴克豆-小羽葉
大葉巴克豆-板根00.JPG
大葉巴克豆-板根00
大葉巴克豆-板根02.JPG
大葉巴克豆-板根02
大葉巴克豆-枝0.JPG
大葉巴克豆-枝0
大葉巴克豆-莖1.jpg
大葉巴克豆-莖1
大葉巴克豆-葉正0.jpg
大葉巴克豆-葉正0
大葉巴克豆-葉背0.jpg
大葉巴克豆-葉背0
大葉巴克豆-花02.jpg
大葉巴克豆-花02
大葉巴克豆-花1.jpg
大葉巴克豆-花1
大葉巴克豆-花2.jpg
大葉巴克豆-花2
大葉巴克豆-花3.jpg
大葉巴克豆-花3
大葉巴克豆-雄蕊04.JPG
大葉巴克豆-雄蕊04

中文名稱:

大葉巴克豆                               更多大葉巴克豆
英文名稱: African Locust,Two-ball Nitta Tree 

學名:

Parkia roxburghii G. Don
Parkia biglobosa (Roxb.) Benth.
Parkia timoriana (A. DC.) Merr. 
‧科名: 豆科(Fabaceae)巴克豆屬(Parkia)
別名: 大葉巴克豆,爪哇合歡、球花豆(中國大陸)
原產地: 印度、印尼及馬來西亞和大陸雲南。台灣於 1903 年首次引進,後又多次引進。
分佈: 各地略有栽培,做觀賞樹木用。
用途: 1.觀賞樹木用:大葉巴克豆的小葉細小,數目多,隨風搖曳,極具觀賞價值。
莖: 高可達 20~40 公尺,徑 40~60 公分,樹幹通直或略彎曲,樹皮淡灰褐色,平滑,小樹枝綠色。

葉:

羽狀複葉有羽片 15~42 對,長 9~12 公分,小葉 20~80 對,線形,略呈鐮刀狀,長 0.7~1 公分,寬 0.2~0.3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歪、鈍而略呈耳狀,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顏色較淡,近似無柄。

花:

花多數,密集排列而呈一頭狀花序,花托呈柄狀部份長 3.5~4.5 公分,先端膨大部份則近似球形,徑約 2~6 公分,苞片舌形,較小,花萼筒狀,先端 5 裂,有毛茸,花冠略隱藏於花萼筒內,僅先端裂片稍露出,裂片三角形,長 0.04~0.05 公分,先端鈍或銳尖,雄蕊 10 枚,略伸出。
果實: 莢果在種子部份不膨大或僅稍膨大,不扭曲,長 20~36 公分(不包括果梗),寬 3.5~4.5 公分;種子 15~21 枚,卵形,長 2~2.5 公分,寬 1~1.2 公分,成熟時邊緣較厚;種皮厚而硬,黑色。

特性:

落葉大喬木,高可達 20~40 公尺,徑 40~60 公分,樹幹通直或略彎曲,樹皮淡灰褐色,平滑,小樹枝綠色。羽狀複葉有羽片 15~42 對,長 9~12 公分,小葉 20~80 對,線形,略呈鐮刀狀,長 0.7~1 公分,寬 0.2~0.3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歪、鈍而略呈耳狀,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顏色較淡,近似無柄。花多數,密集排列而呈一頭狀花序,花托呈柄狀部份長 3.5~4.5 公分,先端膨大部份則近似球形,徑約 2~6 公分,苞片舌形,較小,花萼筒狀,先端 5 裂,有毛茸,花冠略隱藏於花萼筒內,僅先端裂片稍露出,裂片三角形,長 0.04~0.05 公分,先端鈍或銳尖,雄蕊 10 枚,略伸出。莢果在種子部份不膨大或僅稍膨大,不扭曲,長 20~36 公分(不包括果梗),寬 3.5~4.5 公分;種子 15~21 枚,卵形,長 2~2.5 公分,寬 1~1.2 公分,成熟時邊緣較厚;種皮厚而硬,黑色。

‧更多資料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409087020 大葉巴克豆
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二卷(增訂一版) 大葉巴克豆 p84
中國植物誌第 39 卷 073 頁 PDF 球花豆
Google
大葉巴克豆-圖片 搜尋
http://plants.usda.gov/java/profile?symbol=PATI5 球花豆
https://baike.baidu.com/item/球花豆  球花豆

拍攝地點: 台中市北屯區兒童公園北側 (961119);台中公園西側(1001013-1070303-花)

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