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瓦氏鳳尾蕨 更多瓦氏鳳尾蕨 |
‧英文名稱: |
Wallich's Brake |
‧學 名: |
Pteris
wallichiana
Agardh Pteris morrisonicola Hayata |
‧科 名: |
鳳尾蕨科(Pteridaceae)鳳尾蕨屬(Pteris) |
‧別 稱: |
瓦氏鳳尾蕨,三叉鳳尾蕨、西南鳳尾蕨(中國高等植物圖鑑),開三叉鳳尾蕨(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植物門)、玉山鳳尾蕨(臺灣)、鳳尾草(廣東)、老瀉風(廣西) |
‧原 產 地: |
台灣,中國的廣東(信宜)、海南(崖縣)、廣西(花坪林區)、貴州(清鎮)、四川(峨眉山、南川、洪溪、漢源)、雲南(漾濞、景東、盈江)、西藏(錯那),日本,菲律賓,中南半島,印度,不丹,錫金,尼泊爾,馬來西亞,印尼等地。 |
‧分 布: |
台灣全境中海拔山區,偶亦見於北部低海拔地區,地生,生長在林緣或空曠的潮溼環境,如溪畔或谷地。 |
‧用 途: |
1.藥用:性味:全草:微苦、澀、涼。效用:全草:解熱止血。治痢疾,驚風,外傷出血。有小毒,鹿不食,見養鹿農場常遺留此植物未被鹿食傷(邱年永) |
‧莖: |
植株高約 1.5 公尺;根狀莖粗短,直立,木質,粗 1.5~2 公分,先端被褐色鱗片。 |
‧葉: |
葉簇生;柄長 60~80 公分,基部稍膨大,粗 1~2 公分,堅硬,栗紅色,表面粗糙,上面有闊縱溝;葉片五角狀闊卵形,長 70~85 公分,基部寬約 60 公分,三回深羽裂,自葉柄頂端分為三大枝,側生兩枝通常再一次(或二次)分枝;中央一枝長圓形,長 50~70 公分,寬 20~25 公分,柄長 7~10 公分,側生兩枝小於中央一枝;小羽片 20 對以上,互生,斜展或斜向上,上部的無柄,下部的有短柄,相距 3~4 公分,披針形,長 11~15(20) 公分,寬 2~2.5(3.5) 公分,先端具長 1~2 公分、邊緣有淺齒的線狀尖尾,基部近截形至闊楔形,篦齒狀深羽裂達到小羽軸兩側的狹翅,基部的小羽片略縮短,頂生小羽片的形狀、大小及分裂度與上部的側生小羽片相同,但其基部為楔形併有短柄;裂片 23~30 對,互生,接近或有尖缺刻,間隔寬 0.1~0.2 公分,斜展,長圓狀闊披針形,長 1~1.3(1.8) 公分,向基部漸寬,寬 0.35~0.45 公分,先端鈍或尖,其邊緣有淺鈍鋸齒;小羽軸下面隆起,禾稈色或下部稍帶棕色,無毛,上面有淺縱溝,溝兩旁有短刺;側脈兩面均明顯,斜展,裂片基部上側一脈與其上一片裂片的基部下側一脈聯結成 1 條弧形脈,沿小羽軸兩側各形成 1 列狹長的併與小羽軸平形的網眼,在弧形脈外緣有幾條外行達缺刻上面葉緣的單一小脈,網眼以外的小脈皆分離,頂部 2~3 對單一,其餘皆自基部以上二叉,斜上;葉乾後堅草質,暗綠色或灰綠色,近無毛;羽軸禾稈色至棕禾稈色,有時為紅棕色,無毛,上面有淺縱溝。 |
‧花: |
|
‧果 實: |
假孢膜線形,膜質,位於裂片邊緣。 |
‧特 性: |
本品植物第一回葉片 3 分歧,固有三叉鳳尾蕨之別名。莖短直立或斜上生長,密被褐色鱗片。葉叢生;葉柄長 60~140 公分,草稈色,基部具鱗片;葉片圓形,長 80~100 公分,寬約 80 公分,掌狀複葉;羽片長橢圓形,長 50~65 公分,寬 25~30 公分,二回羽狀深裂;小羽片長 15~20 公分,寬 2.5~3 公分,20 對以上,最寬處在中下段;末裂片線形,長 15 公分,寬 0.3~0.4 公分,末端漸尖而後圓鈍,邊緣具淺鋸齒;網葉膜網狀,僅具一排網眼,位在小羽軸兩側裂片凹入處附近,網眼中無游離小脈。假孢膜線形,位於裂片邊緣。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119006280 瓦氏鳳尾蕨 |
‧拍攝地點: |
南投縣仁愛鄉清境農場(1011012-101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