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花莎草 | |||||||||||||||||||||
異花莎草-果實 | |||||||||||||||||||||
|
‧中文名稱: |
異花莎草 更多異花莎草 |
‧英文名稱: |
Globose Head Hat-sedge,Smallflower Umbrella Plant,Smallflower Flatsedge,Tamagayatsuri(日) |
‧學名: |
Cyperus difformis Linn. |
‧科名: | 莎草科(Cyperaceae)莎草屬(Cyperus) |
‧別名: |
異型莎草、球花蒿草、球花莎草、三方草、紡草、鹹草 |
‧原產地: |
全球各地之水稻栽培區,有二十國視為水田之主要或嚴重危害草。常見於水田、水田後作、田埂、溝邊。 |
‧分佈: |
全省低海拔溼地及排水不良地區常見之雜草。 |
‧用途: |
1.全省低海拔溼地及排水不良地區常見之雜草。 |
‧莖: | 一年生草本,根為鬚根;稈叢生,稍粗或細弱,高 2~65 公分,扁三稜形,平滑。 |
‧葉: |
葉短於稈,寬 0.2~0.6 公分,平張或折合;葉鞘稍長,褐色。 |
‧花: |
苞片 2 枚,少 3 枚,葉狀,長於花序;長側枝聚繖花序簡單,少數為複出,具 3~9 個輻射枝,輻射枝長短不等最長達 2.5 公分,或有時近於無花梗;頭狀花序球形,具極多數小穗,直徑 0.5~1.5 公分;小穗密聚,披針形或線形,長 0.2~0.8 公分,寬約 0.1 公分,具 8~28 朵花;小穗軸無翅;鱗片排列稍鬆,膜質,近於扁圓形,頂端圓,長不及 0.1 公分,中間淡黃色,兩側深紅紫色或栗色邊緣具白色透明的邊,具 3 條不很明顯的脈;雄蕊 2,有時 1 枚,花藥橢圓形,藥隔不突出於花藥頂端;花柱極短,柱頭 3,短。花果期 7~10 月。 |
‧果實: | 果實為小堅果,倒卵狀橢圓形,三稜形,幾與鱗片等長,淡黃色。 |
‧特性: |
莎草屬(Cyperus)植物約有 600 種,廣布各大洲,熱帶和亞熱帶最多,喜生長於潮濕處或沼澤地;中國有 62 種;台灣有 24 種。異花莎草常成群聚集在一處,有由許多小穗聚生而成的圓球狀花序,會隨著成熟度的不同而在不同季節變換顏色,冬天時常常是紫黑色的;若是夏季時,則常為黃褐色。異花莎草是台灣水田中常見的雜草之一,屬於原生種,全台皆有分佈,台中市境內則分佈於平地到低海拔的溼地、溝渠及水田邊,範圍廣大,只要土壤有一定溼度,就能夠生長,是水田中的優勢雜草。異花莎草屬於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根莖並不發達,草稈纖弱,高約 10~60 公分,草稈的橫截面,同一般的莎草科植物呈三角形。葉片為線形,生長發達呈叢生狀,葉緣並不銳利,不會割傷人。花序下方長有 2~3 條葉狀總苞,花朵密生在長 0.2~0.8 公分的披針形小穗上,再由許多小穗呈放射狀的密生於極短的小穗軸上,構成一個像頭狀的花序。許多個近頭狀花序排列成繖房狀,生長在 3~9 個輻射枝上;異花莎草的小穗軸上不具翅狀物,辨識上的重點,是小穗軸上的鱗片常深紫色、鱗片的先端為圓鈍或微凹形。柱頭三分叉,瘦果為淡黃色,卵形有稜,橫截面三角形。異花莎草的結實量相當多,在瘦果成熟時,赤著腳漫步在異花莎草叢間,將會發現腳間已沾滿了為數眾多、像砂粒般的小瘦果。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627006050
異花莎草 |
‧拍攝地點: | 台中市后里區公館里尾社莊(10309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