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短柄半邊蓮 |
‧英文名稱: | Shortstalk Loblia |
‧學 名: | Lobelia
alsinoides Lam. subsp. hancei (H. Hara) Lammers Lobelia alsinoides auct. non Lam.: Kao & De Vol Lobelia alsinoides Lam. Lobelia hancei Hara |
‧科 名: | 桔梗科(Campanulaceae)山梗菜屬(Lobelia) |
‧別 名: | 短柄半邊蓮,直立半邊蓮 |
‧原產地: | 中國大陸產雲南、廣東和西藏。印度半島、斯里蘭卡、中南半島至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琉球、日本及台灣也有。生於海拔 800 公尺以下的水田、水溝邊或林間潮濕草地。 |
‧分布: | 台灣產於中、北部低海拔較潮溼草地或水田中。 |
‧用 途: | 1.藥用:性味:全草:甘、淡、微寒。效用:全草:涼血解毒,利尿消腫,清熱解毒。治黃疸,水腫,肝硬化腹水,晚期血吸虫病腹水,乳蛾,腸癰,毒蛇咬傷,跌打,痢疾,疔瘡。用於疔瘡腫毒,內服外用均可;或以鮮品搗爛外敷亦效。也用於腹脹水腫,常與金錢草、澤瀉、茯苓、大黃、枳實等藥同用。本草綱目‧李時珍曰:(半邊蓮)秋開小花,淡紅紫色,止有半邊如蓮花狀,故名(半邊蓮)。俗諺云:有人識得半邊蓮,包管同得毒蛇眠,由此可知中國人早就將半邊蓮視為治毒蛇咬傷的良藥。 |
‧莖: | 一年生草本,高 20~30 公分。莖肥厚多汁,平臥至斜升,分枝少而較強壯,無毛,有角稜。 |
‧葉: | 葉螺旋狀排列,稀疏,葉片近圓形或闊卵形,長 1~1.8 公分,寬 0.8~1.8 公分,兩面粗糙但無毛,邊緣具淺圓鋸齒,頂端圓鈍或急尖,基部淺心形;葉柄長 0.1~0.3 公分,無毛。 |
‧花: | 花單生於葉狀苞片腋間,呈稀疏的總狀花序式;花梗長 (1.5) 2~2.7 公分,纖細,無毛,基部有長約 0.3 公分的披針形小苞片 2 枚。花萼筒杯狀鐘形,無毛,長 0.2~0.3 公分,裂片條狀披針形,花期稍長於筒,果期相對變短,全緣,無毛;花冠淡藍色,長 0.4~0.5 公分,二唇形,上唇裂片矩圓狀倒披針形,直立,下唇裂片矩圓狀橢圓形,伸展;雄蕊自花絲中部以上連合,花絲筒部無毛,花藥管長 0.1 公分許,背部無毛,頂端全部生髯毛。 |
‧果實: | 蒴果矩圓狀,長約 0.5 公分,寬 0.3~0.4 公分。種子多數,三稜狀,暗棕色。幾乎全年開花結果。 |
‧特徵: | 草本,高 5~30 公分,莖直立,肉質,罕分枝。葉為單葉,互生,無葉柄;葉片長 0.5~2.5 公分,寬 0.2~0.7 公分,下部葉橢圓形或卵形,上部葉披針形,葉尖銳尖,葉緣銳鋸齒緣。花序為總狀花序,具葉狀苞片;花梗長 1~1.5 公分;花萼 6 裂,裂片長約 0.2 公分,三角形,全緣,光滑無毛;花冠單側生長,長 0.5~0.8 公分,藍白色,5 裂,裂片大小不等;雄蕊 5 枚,長約 0.5 公分,圍繞花柱,花藥合生,頂端被毛叢,花絲近基部邊緣被毛。果實為蒴果,長 0.2~0.4 公分,倒卵球形;種子多數,小型,亮棕色。花期 5~8 月。近卵葉半邊蓮 L. zeylanica 和頂花半邊蓮 L. terminalis,但植物體無毛,葉柄長僅 0.1~0.3 公分,花長 0.4~0.5 公分,區別於前者;莖較粗壯,無毛,花單生上部葉腋,苞片葉狀,不形成總狀或繖房狀花序,易與後者區分。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537006010
短柄半邊蓮 |
‧拍攝地點: | 新竹縣新豐鄉蓮華寺濕地(1060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