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胡荽 | |||||||||||||||||||||
|
‧中文名稱: | 石胡荽 更多石胡荽 |
‧英文名稱: | Spreading Sneezeweed |
‧學 名: | Centipeda minima (L.) A. Br. &
Asch. Artemisia minima L. |
‧科 名: | 菊科(Compositae)石胡荽屬(Centipeda) |
‧別 名: | 石胡荽,吐金草、鵝不食草、食胡荽、野圓荽、雞腸草、鵝不食、地芫荽、地胡椒、三節劍、大救駕、滿天星、球子草、珠仔草、蝶仔草、天胡荽 |
‧原產地: | 馬來西亞、日本、朝鮮、印度、大洋洲以及中國大陸的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等地。 |
‧分布: | 散布台灣全島平野、田園、路旁,為本島田間秋冬季常見的雜草。 |
‧用 途: | 1..藥用:性味:全草:辛、溫,有小毒。效用:全草:袪風,散寒,除濕,去翳,通竅,袪痰,通鼻塞,散瘀,解毒,消腫之效。治感冒,發熱,頭痛,頭痛腦脹,間歇熱,寒哮,鼻塞,哮喘,百日咳,喉痹,喉蛾,扁桃腺炎,肺炎,頓咳,痧氣腹痛,中風竅閉,目翳澀癢,目赤腫痛,耳聾,鼻淵,鼻過敏,鼻瘜肉,慢性鼻炎,急性鼻炎,肥厚性鼻炎,阿米巴痢疾,風濕性腰腿痛,筋骨疼痛,跌打損傷,打傷瘀血,痔瘡,疥癬,臁瘡,腫毒,毒蛇咬傷。 |
‧莖 : | 石胡荽為一年生草本植物,莖鋪散多分枝,纖細,基部匍匐狀,無毛或微披蛛絲狀毛,着地後易生根,高約 5~20 公分。 |
‧葉 : | 葉楔狀倒披針形,互生,頂端鈍,基部楔型,邊緣具 2~3 不規則的疏齒,表面無毛,背面微披蛛絲狀毛及腺點,葉脈稍為凸起,長約 0.7~2 公分,寬約 0.3~0.5 公分。 |
‧花 : | 花為頭狀花序,細小,扁球形,單生於葉腋,直徑約 0.3~0.4 公分;無花序梗或極短,與葉對生;總苞半球形;總苞片橢圓狀披針形,綠色,2 層,邊緣透明膜質,外層較內層大;花托平坦,無托片;花雜性,筒狀,黃綠或淡黃色;雌花位於頭狀花序的外圍,數量較多,花冠細管狀,淡綠黃色,多層,頂端 2~3 微裂,長約 0.02 公分;兩性花位於頭狀花序的中央,數量較少,花冠管狀,淡紫紅色,頂端 4 深裂,下部有明顯的狹管,長約 0.05 公分;雄蕊 4 枚,花柱裂片短,鈍或截形。花期 5~10 月。 |
‧果 實: | 果為瘦果,圓柱形或橢圓形,具 4 棱,稜上有長毛,無冠狀冠毛或具鱗片狀冠毛,長約 0.1 公分。 |
‧特 性: | 草本,莖匍匐性,長 8~20 公分,多分枝。葉長 0.6~2 公分,長橢圓狀倒卵形至倒披針形,表面具小腺點,前端具 3~5 粗鋸齒緣。頭狀花序徑 0.3~0.4 公分,無梗,腋生,黃綠色,球形或盤形;總苞 2 輪,半球形;總苞片長橢圓形;雌性花長約 0.02 公分,綠色;兩性花花冠鐘形,長約 0.05 公分,紫色,先端 4 裂。果實為瘦果,長約 0.13 公分,四角形,5 稜,稜上被長毛,無冠毛,褐色,表面具細斑點。花期 5~10 月。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539025010
石胡荽 |
‧拍攝地點: | 后里鄉公館村尾社莊冬春季的田埂邊(93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