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布烏 | |||||||||||||||||||||
破布烏-蟲癭 | |||||||||||||||||||||
|
‧中文名稱: |
破布烏 更多破布烏 |
‧英文名稱: |
Ehretia Acuminata,Japanese Hretia |
‧學名: |
Ehretia dicksonii Hance |
‧科名: | 紫草科(Boraginaceae)厚殼樹屬(Ehretia) |
‧別名: |
破布烏樹、布布烏、捕捕烏、厚殼樹、布布烏樹、台灣狄氏厚殼、雲南厚殼樹、青桐翠木、Arawasi(阿美)、Kabayokku(泰雅)、Karudau、Zyapparassu(排灣) |
‧原產地: |
中國大陸、台灣、日本及琉球 |
‧分佈: |
台北、苗栗、台中、屏東、花蓮、台東及台灣全島海拔 1100 公尺以下平野。 |
‧用途: | 1. 食用:將未熟果洗淨後瀝乾,加鹽後打碎,捏成團丸狀,裝入缸中或甕中,再加入鹽水貯藏 2~3 週,便可當小菜,惟多食會使牙齒變黑,宜節制。2. 藥用:根及樹皮有散瘀、消腫、解毒之效。性味:葉:微苦、辛、涼。效用:葉、根:散瘀消腫。作煙捲,治牙痛;外用治跌打損傷。 |
‧莖: | 落葉喬木,高可達 15 公尺,徑 20~50 公分,樹皮灰白色,具有多數分枝;小枝細長,圓柱形,幼嫩時被有柔毛,老時則散生毛茸。 |
‧葉: |
單葉互生,廣卵形、橢圓形或倒卵形,長 10~15 公分,寬 6~10 公分;先端鈍或銳尖,基部圓或心形,糙紙質,略粗糙,細鋸齒緣;表面呈有光澤的暗綠色,背面淡綠色;表面散生剛毛,背面則有絨毛;中肋及側脈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顯著隆起,側脈 5~9 對,質感頗為粗糙;葉柄長 2~4 公分,有毛茸。 |
‧花: |
花多數,較小,白色,開放時徑 0.4~0.5 公分,呈頂生的圓錐狀聚繖花序;花序長 4~8.5 公分,具有毛茸;花萼鐘形,長 0.2~0.35 公分,外面有粗毛,先端 5 深裂;裂片三角形,長 0.1~0.15 公分,先端銳尖,殘存性;花冠筒狀,長 0.6~0.7 公分,冠筒外面有毛茸,內面光滑無毛,先端 5 裂;裂片卵形,長 0.3~0.4 公分,先端鈍;雄蕊 5 枚,伸出花冠外,花絲細長,光滑無毛;花藥腎形;子房圓錐狀卵形,光滑無毛;花柱線形,長 0.2~0.3 公分,光滑無毛;柱頭 2 裂,頭狀;花期 3~6 月。 |
‧果實: | 果實為核果,球形或近似球形,徑約 1 公分,熟時橙黃色;內有兩粒種子,徑約 0.2~0.25 公分,平滑。果期 6~9 月。 |
‧特性: |
落葉性喬木,高可達 15 公尺,幼嫩部分被有柔毛;葉具長柄,廣卵形、橢圓形或倒卵形,長 10~15 公分,寬 6~10 公分,葉緣有鋸齒,葉表具伏貼狀毛茸,質感頗為粗糙;春季開花,聚繖花序呈圓錐狀排列,萼鐘形,花冠白色,筒狀,5 裂,裂片反捲,冠筒長約 0.6 公分;雄蕊 5 枚,著生於冠筒基部而挺出花外;花柱有毛;柱頭 2 裂。果實為核果,球形,徑約 1 公分,熟時橙黃色,內有兩粒種子。台灣全島的平野至海拔 1100 公尺以下的山地,都可以看到破布烏的蹤影。它在春季新葉長出後開花,開花的數量甚多,雪白與嫩綠相互輝映,亦頗有幾分盎然與繽紛之美。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520007010 破布烏 |
‧拍攝地點: | 台中市后里區泰安里如光山寺路旁(950429-960429);台中市東勢林場(10004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