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福建胡頹子 更多福建胡頹子 |
‧英文名稱: | Oldham Elaeagnus |
‧學名: |
Elaeagnus
oldhamii Maxim. Elaeagnus oldhami Maxim.(中國植物誌-福建胡頹子) |
‧科名: | 胡頹子科(Elaeagnaceae)胡頹子屬(Elaeagnus) |
‧別名: | 福建胡頹子,椬梧、宜梧、柿糊、蒲頹、俄氏胡頹子、鍋底刺、宜吾、白葉刺 |
‧原產地: | 大陸東南及臺灣。 |
‧分佈: | 台灣多生長於海拔 0~500 公尺處,叢林或平野。 |
‧用途: | 1.庭園美化用:可單植、列植、叢植。2.食用:果實酸甜可口,是很好的野外求生植物。3.藥用:性味:全株、果實:酸、澀、平;根:酸、澀、平;葉:酸、澀、平。效用:全株、果實:袪風理濕,下氣定喘,固腎。治疲倦乏力,泄瀉,胃痛,消化不良,風濕關節痛,哮喘久咳,腎虧腰痛,盜汗,遺精,帶下,跌打損傷;根:袪風理濕,下氣定喘,固腎。治風濕,腎虧腰痛;葉:下氣定喘。治哮喘。 |
‧莖: | 高可達 3 公尺,具有多數枝條,小枝斜上或下垂,有時蔓長,枝條密生銀白色鱗片或鱗屑,幼枝尤其顯著。 |
‧葉: |
葉倒卵形,長 3~4 公分,寬 1.5~2.5 公分,先端圓而掠凹,基部鈍或略銳,革質,全緣,略呈波狀緣,表面有綠色鱗痂,背面有銀白色鱗屑混雜著褐色斑點;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脈 4~6 枚;葉柄長 0.3~0.5 公分,表面具溝紋。 |
‧花: |
花 1~5 枚,白色,下垂狀,開放時徑 0.5~0.7 公分,長 0.8~1.2 公分,呈單生、叢生或總狀花序狀,如有花序則長 1~1.5 公分,有褐色鱗屑;花柄長 0.4~0.5 公分,有鱗屑;花萼筒杯形,長 0.2~0.25 公分,先端有裂片 4 枚;裂片三角形,長 0.3~0.35 公分;雄蕊 4 枚,花藥長橢圓形,花絲甚短;雌蕊通常略超出於花萼筒外,柱頭棒狀,長 0.2~0.25 公分;花柱長不及 0.1 公分,具星狀毛茸。 |
‧果實: | 果實為核果,球形或近似圓形;長約 0.8 公分,成熟時鮮紅色;種子有 8 稜,近圓形,長 0.6~0.7 公分。 |
‧特性: |
常綠直立灌木,高 1~2 公尺,具刺,刺粗壯,長 10~40 公分或更長,基部著生花和葉;當年生枝密被褐色或銹色鱗片,一年生枝灰色或灰黃色,多年生枝鱗片脫落,黑色。葉互生,近革質,倒卵形或倒卵狀披針形,長 3~4.5 公分,寬 1.5~2.5 公分,頂端圓形,稀鈍圓形,向基部漸狹窄,急尖或楔形,全緣,上面幼時密被銀白色鱗片,成熟後脫落或部分脫落,微具光澤,乾燥後褐黃色,下面密被銀白色和散生少數深褐色鱗片,側脈 4~5 對,兩面略明顯;葉柄褐色,長 0.4~0.7 公分。花銀白至淡黃色,被鱗片,數花簇生於葉腋及短小枝上成短總狀花序;花梗長 0.3~0.4 公分;萼統短,杯狀,長約 0.2 公分,在裂片下略收縮,子房上先膨大後收縮,裂片三角形,與萼筒等長或更長,達 0.3 公分,頂端鈍形,內面無毛或疏生白色星狀柔毛,包圍子房的萼管卵形,長約 0.1 公分;雄蕊的花絲極短,花藥矩圓形,長 0.15 公分,達裂片的 1/2 以上;花柱直立,無毛;花期 11~12 月。果實卵圓形,長 0.5~0.8 公分,幼時密被銀白色鱗片,成熟時鮮紅色帶銀白斑點,萼筒常宿存,果梗在花後不伸長;種子一枚,有 8 稜,種皮內側有絹毛包被胚乳。果期次年 2~3 月。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444001050
宜梧 |
‧拍攝地點: | 東勢林場(1000102-1000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