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筆頭蛇菰 更多筆頭蛇菰 |
‧英文名稱: |
|
‧學名: |
Balanophora harlandii Hook. f. |
‧科名: |
蛇菰科(Balanophoraceae)蛇菰屬(Balanophora) |
‧別名: |
筆頭狀蛇菰,紅冬蛇菰(廣西),紅苳蛇菰、夏氏蛇菰、蛇菰、葛蕈 |
‧原產地: |
中國南部、香港、台灣。 |
‧分佈: | 台灣全島低中海拔 1,200~2,800 公尺闊針葉林中,呈散生狀態。如阿里山、巒大山等。中海拔。 |
‧用途: |
藥用:性味:全草:苦、澀、寒。效用:全草:壯陽補腎,止血生肌,涼血止血,清熱解毒。治咳嗽咯血,血崩,腸風下血,痔瘡腫毒,梅毒,疔瘡,小兒陰腫。 |
‧莖: | 矮形肉質寄生於木本植物根部之草本植物,不具葉綠素和氣孔;植株呈紅色,高 2.5~9 公分;根莖蒼褐色,扁球形或近球形,直徑 2.5~5 公分,分枝或不分枝,表面粗糙,密被小斑點,呈腦狀皺褶。 |
‧葉: |
由地區塊莖生出之莖直立柱狀具永存互生小鱗片葉。 |
‧花: |
花莖長 2~5.5 公分,淡紅色;鱗狀苞片多少肉質,紅色或淡紅色,長圓狀卵形,聚生於花莖基部,呈總苞狀。花雌雄異株(序);花序近球形或卵圓狀橢圓形;雄株高 10~14 公分,穗狀雄花序軸長 2 公分,寬 1.5 公分,具肉質梗,有凹陷的蜂窠狀窪穴,雄蕊 3 枚,花被裂片 3,聚藥雄蕊有 3 枚花藥,花梗自窪穴伸出,合成一體並與花被同數對生;雌株約高 12 公分,如錐狀球形之穗狀花序,長 2~3 公分,寬 1~2 公分,無花被,花細小,雌花子房黃色,著生於附屬體基部或花序軸表面上,花柱絲狀,附屬體暗褐色,倒圓錐形或倒卵形,頂端截形或中部突起,無柄或有極短的柄。花期 9~11 月。 |
‧果實: | 果小型不開裂,種子球形附著在果皮上。 |
‧特性: |
矮形肉質寄生於木本植物根部之草本植物,不具葉綠素和氣孔;植株呈紅色。由地區塊莖生出之莖直立柱狀具永存互生小鱗片葉。雌雄異株;雌株約高 12 公分,如錐狀球形之穗狀花序,長 2~3 公分,寬 1~2 公分,無花被,花細小;雄株高 10~14 公分,穗狀雄花序長 2 公分,寬 1.5 公分,具肉質梗,雄蕊 3 枚,合成一體並與花被同數對生。果小型不開裂,種子球形附著在果皮上。為天然分布區較狹且數量較少之寄生性植物。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316001020
筆頭蛇菰 |
‧拍攝地點: |
大雪山林道屋我尾近三角點處(960224)、鳶嘴山步道旁(980513-10303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