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米碎柃木
更多米碎柃木 |
‧英文名稱: |
Chinese
Eurya |
‧學
名: |
Eurya
chinensis R. Brown |
‧科
名: |
(山)茶科(Theaceae)柃木屬(Eurya) |
‧別
稱: |
米碎柃木,中國柃木、崗茶、梅養柬、蝦辣眼,米碎花(中國植物誌) |
‧原產地: |
在中國大陸廣泛分佈於江西南部(安遠、尋烏、全南、龍南、信豐),福建與南沿海及西南部(福州、福清、永泰、連江、長樂、惠安、莆田、龍岩、連城、南靖、上杭、長汀),湖南南部(宜章),廣東、廣西南部(南寧、邕寧、橫縣、上思、平南、桂林、柳州、武鳴、梧州、欽州)等地及臺灣;多生於海拔
800
公尺以下的低山丘陵山坡灌叢路邊或溪河溝谷灌叢中。 |
‧分布: |
全島低中海拔山區林緣或開闊地。本種在台灣本島和蘭嶼,綠島均有,分布範圍廣泛。 |
‧用
途: |
1.庭園植物:可庭植添景。2.花材用:葉或果枝可供作插花材料。2.木材:質硬耐燃,可作薪炭用。3.蜜源植物:本種分佈廣,數量多,冬季開花,是優良的蜜源植物。4.藥用:性味:全株:淡、微苦、甘、涼。效用:根:除濕斂瘡,清熱解毒。治感冒發熱,溼熱黃疸,瘡瘍腫毒,湯火燙傷,蛇蟲咬傷,外傷出血。 |
‧莖: |
灌木,高
1~3
公尺,多分枝;莖皮灰褐色或褐色,平滑;嫩枝具 2
稜,黃綠色或黃褐色,被短柔毛,小枝稍具 2
稜,灰褐色或淺褐色,幾無毛;頂芽披針形,密被黃褐色短柔毛。 |
‧葉: |
葉薄革質,倒卵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
2~5.5 公分,寬 1~2
公分,頂端鈍而有微凹或略尖,偶有近圓形,基部楔形,邊緣密生細鋸齒,有時稍反捲,上面鮮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無毛或初時疏被短柔毛,後變無毛,中脈在上面凹下,下面凸起,側脈
6~8 對,兩面均不甚明顯;葉柄長 0.2~0.3 公分。 |
‧花: |
花
1~4 朵簇生於葉腋,花梗長約 0.2
公分,無毛,有淡甜香味。雄花:小苞片 2,細小,無毛;萼片
5,卵圓形或卵形,長 0.15~0.2
公分,頂端近圓形,無毛;花瓣 5,白色,倒卵形,長
0.3~0.35 公分,無毛;雄蕊約 15 枚,花藥內有不明顯之膈,長約
1.1 公分,退化子房無毛。雌花的小苞片和萼片與雄花同,但較小;花瓣
5,卵形,長 0.2~0.25 公分,子房卵圓形,無毛,花柱長
0.15~0.2 公分,頂端 3 裂。花期 11~12 月。 |
‧果: |
果實圓球形,有時為卵圓形,成熟時紫黑色,直徑
0.3~0.4
公分;種子腎形,稍扁,黑褐色,有光澤,表面具細蜂窩狀網紋。果期次年
6~7 月。 |
‧特徵: |
常綠灌木,高多在
2
公尺以下,具有多數枝條,嫩枝具有二稜,略帶有毛茸,頂芽常具有毛茸。葉倒卵形、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
2~5 公分,寬 1~2.5
公分,先端鈍而有尖突,基部楔形或漸狹,薄革質,葉緣具細鋸齒,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淡綠色,表裡兩面僅中肋疏生毛茸;葉柄長
0.2~0.3 公分,近似光滑無毛。單性花,雌雄異株,有淡甜香味;花單生或
2~4 枚叢生,腋生,白色或黃綠色,較小,開放時徑
0.3~0.4 公分;花柄長 0.1~0.2
公分,光滑無毛;苞片甚微小,花萼片卵形,長 0.2~0.3
公分,寬 0.15 公分,先端鈍;雄花的花瓣倒卵形,長
0.3~0.35 公分,寬 0.25~0.3 公分,先端鈍,雄蕊 15
枚,花絲細長,長 0.2~0.25
公分,光滑無毛;雌花的花瓣卵形,長 0.2~0.25
公分,寬約 0.15 公分,先端鈍,子房無毛,花柱長
0.15~0.2
公分,先端三淺裂,裂片細,近似直立。果實圓球形,徑
0.35~0.4 公分,光滑無毛,成熟時為黑色。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351005020
米碎柃木
應紹舜
台灣高等植物彩色圖誌 第五卷8.米碎柃木
p45 民840915初版
鄭武燦 台灣植物圖鑑 上冊
1435米碎柃木
p721 國立編譯館主編
中國植物誌
第 50(1) 卷 132 頁
PDF
米碎花 https://baike.baidu.com/item/米碎花/4908613
米碎花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米碎柃木
92年10月319頁
|
‧拍攝地點: |
東勢林場楓林步道旁(1021210);南投縣中寮鄉百草谷(11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