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珠藤 | |||||||||||||||||||||
|
‧中文名稱: |
紅珠藤 更多紅珠藤 |
‧英文名稱: | Littleleaf Indian Mulberry,Small-leaf Indian Mulberry |
‧學名: |
Morinda parvifolia Bartl. |
‧科名: | 茜草科(Rubiaceae)羊角藤屬(Morinda) |
‧別名: | 紅珠藤,雞眼藤(種子植物名稱),小葉羊角藤(廣州植物志),細葉巴戟天(海南植物志),百眼藤(中國高等植物圖鑒),土藤、糠藤(海南),小雞眼藤、五眼子、小葉傘花樹、下山虎、爬山虎、羊角藤 |
‧原產地: | 中國大陸南部及西南地區,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琉球、日本及台灣。 |
‧分佈: | 台灣全境低海拔山區之路旁、林緣及矮叢林、疏林內自生。台中、台南、高雄、屏東,海拔 1,000 公尺以下闊葉林。 |
‧用途: | 藥用:性味:根、全株:甘、涼。效用:根、全株:清熱利濕,止痰止咳,散瘀止痛。治感冒咳嗽,痰咳,消化不良,泄瀉,跌打損傷,腰肌勞損。 |
‧莖: | 木質藤本,全株平滑;莖伸長,長 4~8 公尺,具有多數分枝;小枝條圓柱形,細長,有毛茸。 |
‧葉: |
葉為單葉對生,長橢圓形至橢圓狀橢圓形,長 3~6 公分,寬 1.5~2.5 公分,先端銳尖而有尖突,基部鈍而略呈楔形,革質,全緣;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淡綠色;表裡兩面皆光滑無毛;中肋於表面略凹下而於背面顯著隆起,側脈 4~6 對;葉柄長 0.6~1.5 公分,略有毛茸;托葉合生或在葉柄間作鞘狀癒合。 |
‧花: |
花較小, 5~8 枚,淺綠色,雜性花至雌雄異株,開放時徑 0.4~0.7 公分,呈頭狀花序排列;常 4~7 枚頭狀花序呈繖形花序排列於枝條先端;花序長 2.5~4 公分,有毛茸;花柄無,花萼圓柱形,長約 0.1 公分,先端截斷狀;花冠的冠筒長 0.2~0.35 公分,外面光滑,內有毛茸;先端深 4 裂,裂片卵形或長卵形,長 0.5~-.6 公分,寬 0.2~0.3 公分,先端有尖突;雄蕊 4 枚或 5 枚,不挺出或挺出;花絲細長,略短;花藥長橢圓形;子房 4 室,球形,光滑無毛,每室內僅胚珠 1 枚;花柱 2 裂;柱頭舌形,有毛茸;雄花中常無退化子房。 |
‧果實: | 果實為肉質核果聚合的聚合果;呈不規則圓形,徑 0.6~1 公分,成熟時呈橘紅色。 |
‧特性: |
灌木狀藤木,根粗厚,老莖黑褐色。葉對生,柄長 0.8~1.2 公分;托葉膜質,鞘狀,廣卵形;葉片倒卵形、長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 2~6 公分,寬 1~4 公分,基部楔形,先端尖形或鈍形,全緣,背面脈偶被毛。花序由數個小頭狀花組成為繖形花序,頂生枝端,每小花序花 4~8 朵;萼筒半球形,檐部截平;花冠短筒形,白色。聚合果扁球形,徑 0.8~1 公分,熟時鮮黃至紅色,每分果頂端凸出若眼球凹入。花期 4~6 月。果期 6~10 月。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516024020
紅珠藤 |
‧拍攝地點: | 福建省武夷山風景區(970926);屏東縣旭海步道旁(1070718);通霄草原1090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