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豆 | |||||||||||||||||||||
|
‧中文名稱: |
紅豆 |
‧英文名稱: | Adsuki Bean,Rice Bean,Small Red Bean |
‧學名: |
Vigna angularis (Willd.) Ohwi & Ohashi Vigna angularis (Willd.) Ohwi |
‧科名: | 豆科(Fabaceae)豇豆屬(Vigna) |
‧別名: | 赤豆(唐本草),小豆(通稱),紅豆(廣州),紅小豆〔東北〕,食用紅豆、紅飯豆、飯赤豆、赤小豆、赤豆、赤菽、野赤豆、日本紅豆 |
‧原產地: | 東亞溫帶,中國、日本、韓國 |
‧分佈: | 台灣紅豆的主要產區一直以屏東為主,佔約九成以上,但近年屏東縣稻田配合政府政策進行轉作,而影響到紅豆的生產,部分移轉到台南地區。 |
‧用途: | 1.食用:紅豆的種子富含澱粉及糖分,主要用途以甜食為主,亦可製糕餅、紅豆粉、紅豆餡、羊羹、紅豆罐頭等。蛋白質及維他命B的含量極高,煮食紅豆湯對熱量的補給相當豐富。煮湯時可配合花生、麥芽、大蒜等效果更佳。2.藥用:紅豆含有Sapnin特殊成分,有利水去濕作用,對於水腫、腳氣、黃疸病等症狀,經常煮食紅豆湯可治癒。皮膚腫脹,如小孩痄腮(即腮腺炎,閩南話稱為豬頭肥)、小兒丹毒、無名腫毒,用紅豆研粉,以溫水調成糊狀,外敷患部,並食用紅豆湯,治療效果奇佳。凡缺乏維他命B所引起的諸症,不願服食藥劑,可常煮紅豆湯食用,功效卓越。治腳氣、水腫、黃疸。(本草綱目)赤小豆味甘酸、平。種子為緩和性解毒利尿劑。性味:種子:甘、酸、平。效用:種子:利水消腫,清熱解毒,和血排膿。治水腫,腳氣,黃疸,瘡瘍腫毒。 |
‧莖: | 直立草本,高可達 90 公分,莖上有顯著的長柔毛,具有多數分枝;小枝細長,有柔毛,擴展狀。 |
‧葉: |
三出複葉互生;頂生小葉卵形,長 5~10 公分,寬 2~5 公分,先端漸尖,基部鈍、圓或近心形,表面散生毛茸,背面則密生白色倒伏性毛茸,紙質,側生小葉偏斜,全緣或 3 淺裂;小葉柄長 1.5~2.5 公分,帶有毛茸;托葉卵形;葉柄 3~10 公分,有溝紋及毛茸。 |
‧花: |
總狀花序腋生;花萼長 0.6~0.8 公分, 5 裂,外面散生毛茸,上位裂片合生,先端淺裂,下位裂片披針形或近似披針形;花冠蝶形,黃色或黃綠色,旗瓣闊圓形,徑 1.5~2 公分,具短爪,龍骨瓣上部捲曲;雄蕊 10,二體。花期 6~7 月。 |
‧果實: | 莢果圓柱形,長 10~12 公分,懸垂。種子卵圓形,長 0.7~1 公分,直徑 0.4~0.6 公分。表面暗紅色,有光澤,側面有白色線性種臍,長約 0.4~0.5 公分,不突起。子葉兩片肥厚,乳白色。果期 7~8 月。 |
‧特性: |
豆科一年生直立草本,高可達 90 公分。莖上有顯著的長硬毛。三出複葉互生;頂生小葉卵形,長 5~10 公分,寬 2~5 公分,先端漸尖,側生小葉偏斜,全緣或 3 淺裂,兩面疏被白色柔毛;托葉卵形。總狀花序腋生;花萼 5 裂;花冠蝶形,黃色,旗瓣具短爪,龍骨瓣上部捲曲;雄蕊 10,二體。莢果圓柱形,長 5~8 公分。種子 6~8 粒。花期 6~7 月,果期 7~8 月。 |
‧其他: | 紅小豆,又叫赤小豆、赤豆、飯豆,可作糧食,也可作小食品(製豆沙餡、小豆粥等),食用和藥用價值都比較高。據史料記載,我國紅小豆種植已有 2,000 多年歷史。秦漢時期的中藥學書《神農本草經》中,已有關於紅小豆的藥用記載。而在公元 6 世紀的《齊民要術》一書中,則已有關於紅小豆栽培管理等一整套論述。食用上主要用做豆沙、中西糕點及各種小食品。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409120020
紅豆 |
‧拍攝地點: | 台中縣后里鄉尾社莊(9506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