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 |
|
‧英文名稱: | Raffia Palm |
‧學名: |
Raphia
pedunculata
Beauv. Raphia ruffia Mart. Raphia ruffia Jack. Metroxylon ruffia Spreng. Sagus pendunculata Lam. Raphia vinifera Beauv.酒椰(參考) |
‧科名: | 棕櫚科(Palmae)羅非亞椰子屬(Raphia) |
‧別名: | 拉菲亞椰子、粉酒椰、橙柄酒椰 |
‧原產地: | 馬達加斯加及熱帶非洲河川附近沼澤地;1922 年曾引進台灣。 |
‧分佈: | 台北植物園、墾丁植物園可見。 |
‧用途: | 1. 食用:開花前莖髓富含澱粉可供西谷米使用,花序汁液含糖分可釀酒、製糖或作飲料。2.纖維用途:尚未完全展開之幼葉表皮纖維可利用,稱為羅非亞纖維。其製法為:先自葉柄切離,自葉片取除主脈,用刀刮去葉肉,即得皮表纖維;纖維織物可製繩子、椅墊、籃子、鞋子、帽子、手工藝品等。栽植後 15 年採集,可繼續採 40~50 年,平均每株年收獲量 7 磅,為原產地土著之一大產業。3.果實用途:果實可製作高級的工藝品。 |
‧莖: | 樹形粗壯,高 10~13 公尺,徑近 50~65 公分,葉枯後常殘存,凋落後則留有跡痕在幹上成環狀紋。 |
‧葉: |
羽狀葉長 1.5~2 公尺,連葉柄長達 7~9 公尺;小葉線形,葉柄基部略形膨大。 |
‧花: |
雌雄同株,肉穗花序巨大,長 1~3 公尺,腋生,圓柱形而有多數分枝,分枝及小枝呈壓縮狀,小分枝上常具有多數杯狀之苞片,無佛燄苞;初為直立,後漸次下垂;雌花卵形,柱頭三角形;雄花二縱列著生;萼筒狀或杯狀,花冠較花萼長 2 倍,三裂;雄蕊 6,偶而 7~8;花絲短。 |
‧果實: | 果實為漿果,倒卵形,凹頭,大如李,外被頂端為圓形之紅褐色鱗片,有鳥嘴狀突起,內有 1 粒種子。 |
‧特性: |
樹形粗壯,高 10~13 公尺,徑近 50~65 公分,葉枯後常殘存,凋落後則留有跡痕在幹上成環狀紋。羽狀葉長 1.5~2 公尺,連葉柄長達 7~9 公尺;小葉線形,葉柄基部略形膨大。雌雄同株,肉穗花序巨大,長 1~3 公尺,腋生,圓柱形而有多數分枝,分枝及小枝呈壓縮狀,小分枝上常具有多數杯狀之苞片,無佛燄苞;初為直立,後漸次下垂;雌花卵形,柱頭三角形;雄花二縱列著生;萼筒狀或杯狀,花冠較花萼長 2 倍,三裂;雄蕊 6,偶而 7~8;花絲短。果實為漿果,倒卵形,凹頭,大如李,外被頂端為圓形之紅褐色鱗片,有鳥嘴狀突起,內有 1 粒種子。本屬植物為一次性開花,花後結實,和佛經植物中的「貝葉棕」有著相同的宿命,完成傳宗接代的工作後就死亡。 |
‧其他: |
棕櫚科植物主要可分為三大類:椰子類、海棗類及棕櫚類。棕櫚科植物的用途廣泛,由頭至葉在食衣住行方面與人類的生活關係密切。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629182610
橙柄羅非亞椰子 |
‧拍攝地點: | 台北植物園(1021112-1051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