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果楠 | |||||||||||||||||||||
|
‧中文名稱: |
腰果楠 更多腰果楠 |
‧英文名稱: | Incrassate Dahaasia |
‧學名: |
Dehaasia
incrassata
(Jack) Kosterm. Dehaasia incrassata (Jack) Kosterm. var. Lanyuensis (Chuang) Ying Dehaasia lanyuensis (Chang) Kosterm. Dehaasia triandra Merr. 蘭嶼三蕊楠 Endiandra lanyuensis C. E. Chang Laurus incrassata Jack. |
‧科名: | 樟科(Lauraceae)腰果楠屬(Dehaasia) |
‧別名: | 腰果楠,蘭嶼三蕊楠,三蕊蓮桂 |
‧原產地: | 臺灣特有種。產於臺灣南部(蘭嶼);生於灌叢中。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及菲律賓也有。 |
‧分佈: | 腰果楠僅產於蘭嶼天池邊,族群數量已甚少,屬嚴重瀕臨滅之種類,需善加保育;近年來已引進台灣本島栽種。 |
‧用途: | 1.木材作建材用。2.藥用:根含異紫菫定(isocorydine)和黃小蘗鹼(obaberine) 2 種有效成分。其中異紫菫定成分,為抗腎上腺素藥,藥理和紫菫鹼(bulbocarpnine)相似。黃小蘗鹼有降血壓,抗發炎,抗病毒及抗微生物等藥理作用。效用:根:有清熱,解毒,降血壓的功效。 |
‧莖: | 喬木,高可達 20 公尺,樹幹通直,小枝圓柱形。 |
‧葉: |
葉叢生於枝條先端,長橢圓形至卵狀長橢圓形,長 12~22 公分,寬 6~10 公分,先端銳尖或突漸尖,基部鈍或略呈楔形,紙質或近似革質,全緣或略呈波狀緣,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隆起,側脈每邊 8~10 條,常於表裡兩面隆起,表面呈有光澤綠色,背面略呈粉白色;葉柄長 2~4 公分,細長,表面有溝紋。 |
‧花: |
花小而不顯著,呈腋生的圓錐花序,常生長於近枝條的先端;花序梗長 6~9 公分,花梗長 0.25~0.35 公分;苞片小;花被片 6 枚卵形或 闊卵形,長 0.1~0.15 公分,先端銳尖;完全雄蕊 9 枚,但本種外面及最裡面一輪已退化,故真正的完全雄蕊僅三輪,長約 0.15 公分,基部有無柄的腺體,密生毛茸,花藥 2 室,內向;其他退化雄蕊舌形或鑿形,密生毛茸;子房卵形,部份浸於花被筒內,花柱線形,長 0.15 公分。花期 4~5 月。 |
‧果實: | 果實長橢圓形,著生於肉質,鮮紅色的果梗上,長 4~5 公分,徑約 2.5 公分;果梗圓柱形,長 6~7 公分,肉質,鮮紅色;種子大,卵形,徑 1~1.3 公分。果期 8~11 月。 |
‧特性: |
腰果楠是張慶恩氏在民國 52 年研究蘭嶼植物時所發現的,其最大特徵為橢圓形的果實甚大,上著生有鮮紅色之果托,葉質紙質,網狀脈疏開。喬木,高 10~15 公尺;小枝圓柱形,淺灰色,具縱向條紋,無毛。葉互生,橢圓形或卵圓狀長圓形,長 12~22 公分,寬 6~10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薄革質,兩面無毛,中脈在上面稍凹陷,下面明顯凸起,側脈每邊 8~10 條,兩面凸起,弧曲上升,細脈脈網明顯;葉柄長約 2.5 公分,腹凹背凸。圓錐花序腋生,著生於小枝近頂端,無毛,乾時呈黑色,總梗長 7 公分;花梗略纖細,長約 0.3 公分;苞片細小。花被筒鐘形;花被片革質,果時脫落,寬卵圓形,長 0.12 公分,寬 0.14 公分,先端銳尖,邊緣具小緣毛。雄蕊與花被筒貼生,外輪及最內輪退化成退化雄蕊,第一、二輪退化雄蕊匙形,長 0.11 公分,內面上方密被絨毛,外面略被微柔毛,最內輪退化雄蕊鑽形,密被絨毛,能育雄蕊 3,為第三輪,密被絨毛,長 0.13 公分,基部有兩個無柄的腺體,花藥 2 室,室外向。子房卵圓形,部分陷入花被筒內,無毛,長約 0.1 公分,花柱長約 0.15 公分。果長圓形,長 4.5 公分,直徑 2.5 公分,熟時鮮紅色,無毛;種子大,具直生的胚。花期 2~3 月,果期 8~11 月。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333005010
腰果楠 |
‧拍攝地點: | 后里國中原生植物園區(1030207);(1071013-實-花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