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 |
|
||||||||||||||||||||
|
‧中文名稱: |
艾 更多艾 |
‧英文名稱: | Artemisias、Asiatic Wormwood |
‧學名: |
Artemisia
indica Willd. Artemisia princeps Pamp. var. orientalis (Pamp.) Hara |
‧科名: |
菊科(compositae)蒿屬(Artemisia) |
‧別名: |
五月艾(植物研究),艾(名醫別錄、臺灣植物誌),野艾蒿(植物名實圖考),生艾、雞腳艾(福建),草蓬(臺灣),白蒿(四川),白艾(浙江),黑蒿(雲南),狹葉艾(湖南),艾葉(廣西),指葉艾(湖北),艾草、祈艾、艾蒿、艾絨、端五艾、灸草、餅草、艾蒿、家艾、醫草、Karan-gasun(泰雅) |
‧原產地: | 中國、蒙古、朝鮮半島、亞伯利亞、台灣等(東歐及西亞)。 |
‧分佈: | 台灣全島中低海拔丘陵、平原有水的田邊或山野。 |
‧用途: | 1.食用:可作艾草糕,風味獨特。2. 園藝觀賞用:植株造型顏色特殊,各地均可見的景觀植物。3.藥用:可止血、治頭痛、痛風、皮膚癢等。並可驅蚊蟲、驅邪解噩還可以把艾草拿來做為藥草浴。性味:葉:苦、辛、溫。效用:葉: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久痢,月經不調,胎動不安;老葉:治艾絨,供針灸用。 |
‧莖: | 艾草平地株高 30~60 公分,高海拔株高可達 200 公分,植株具濃烈香氣;主根明顯,側根多,根狀莖稍粗短,直立或斜向上,直徑 0.3~0.7 公分,常有短匐莖;莖單生或少數,高 80~150 公分,褐色或上部微帶紅色,縱稜明顯,分枝多,開展或稍開展,枝長 10~25 公分;莖、枝初時微有短柔毛,後脫落。 |
‧葉: |
葉上面初時被灰白色或淡灰黃色絨毛,後漸稀疏或無毛,背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絨毛;基生葉與莖下部葉卵形或長卵形,一至二回羽狀分裂或近於大頭羽狀深裂;通常第一回全裂或深裂,每側裂片 3~4 枚,裂片橢圓形,上半部裂片大,基部裂片漸小;第二回為深或淺裂齒或為粗鋸齒,或基生葉不分裂,有時中軸有狹翅,具短葉柄,花期葉均萎謝;中部葉卵形、長卵形或橢圓形,長 5~8 公分,寬 3~5 公分,一至二回羽狀全裂或為大頭羽狀深裂,每側裂片 3~4 枚,裂片橢圓狀披針形、線狀披針形或線形,長 1~2 公分,寬 0.3~0.5 公分,不再分裂或有 1~2 枚深或淺裂齒,邊不反捲或微反捲,近無柄,具小型假托葉;上部葉羽狀全裂,每側裂片 2~3 枚;苞片葉 3 全裂或不分裂,裂片或不分裂的苞片葉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 |
‧花: |
頭狀花序卵形、長卵形或寬卵形,多數,直徑 0.2~0.25 公分,具短梗及小苞葉,直立,花後斜展或下垂,在分枝上排成穗狀花序式的總狀花序或複總狀花序,而在莖上再組成開展或中等開展的圓錐花序;總苞片 3~4 層,外層總苞片略小,背面初時微被灰白色絨毛,後漸脫落無毛,有綠色中肋,邊緣膜質,中、內層總苞片橢圓形或長卵形,背面近無毛,邊寬膜質或全為半膜質;花序托小,凸起;雌花 4~8 朵,花冠狹管狀,檐部紫紅色,具 2~3 裂齒,外面具小腺點,花柱伸出花冠外,先端 2 叉,叉端尖;兩性花 8~12 朵,花冠管狀,外面具小腺點,檐部紫色;花藥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圓鈍,花柱略比花冠長,先端 2 叉,花後反捲,叉端扁,扇形,並有睫毛。花期 7~10 月。 |
‧果實: | 瘦果長橢圓形,無冠毛。果期 8~10 月。 |
‧特性: |
為多年生草本,高 60~120 公分,地下有根莖,莖直立,上部多分枝,全株被灰白色絨毛。葉互生,葉片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葉緣有粗齒,表面有白色腺點,背面則密生白毛。花期 7~10 月,頭狀花序,排列於枝頂或葉腋,花小,黃色或淡褐色,總苞卵圓形,緣花雌性,盤花兩性。瘦果長橢圓形、無冠毛。蘄艾的莖葉均有特殊香氣。辨認艾草的方法有兩個,一是艾草葉子的兩面顏色明顯不同,還有就是它特殊的「香」味。臺灣俗語說:「插榕卡勇龍,插艾卡勇健。」榕枝與艾草都是傳統袚鬼驅邪聖物。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539013151
艾 |
‧拍攝地點: | 台中市后里區公館里尾社莊田邊(1000920);台14甲合歡山路旁(10209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