莧菜 | |||||||||||||||||||||
白莧 紅莧 | |||||||||||||||||||||
|
‧中文名稱: |
莧菜 莧菜0 |
‧英文名稱: | Ganges Amaranth、Edible Amaranth、Chinese Spinach |
‧學名: |
Amaranthus
inamoenus Willd.
Amaranthus mangostanus Linn. Amaranthus gangeticus.Linn. Amaranthus tricolor Linn.(中國植物誌) |
‧科名: | 莧科(Amaranthaceae)莧屬(Amaranthus) |
‧別名: | 莧、荇菜、莕菜、雁來紅(救荒本草)、老少年(盛京通誌)、老來少、三色莧(華北經濟植物志要)Yahopemokan(泰雅) |
‧原產地: | 印度和熱帶美洲,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栽培普遍。 |
‧分佈: | 莧菜,臺灣各地都有栽種;嘉南平原和高雄、屏東一帶,甚至全年都可生產。 |
‧用途: | 1. 食用:莧菜是一種極特殊的營養蔬菜,鮮嫩的莖、葉是很營養的一種蔬菜。2. 藥用:性味:莖、葉:甘、涼;根:甘、寒;種子:甘、寒。效用:莖、葉:清熱,利濕。治痢疾。二便不通;根:治牙痛,跌打,帶下;種子:清肝明目,利竅。治目翳,二便不通。(本草綱目)老鎗穀一名紫莧,殺蟲毒、治赤痢。莧為解熱劑。刺莧退熱通便、清血解毒,主治下消、白帶、淋濁、眼疾、蛇傷、利尿。野莧性平,清熱散毒、散血消腫、治紅痢。 |
‧莖: | 草本,莖直立,高 80~150 公分;主莖肥大粗壯,質脆,綠色或紅色,常分枝,幼時有毛或無毛。 |
‧葉: |
葉互生,葉片卵形、菱形或披針形,長 4~10 公分,寬 2~7 公分,綠色或常成紅色,紫色或白綠色,或部分綠色加染其他顏色,頂端圓鈍或尖凹,具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波狀緣,無毛;葉柄長 2~6 公分,綠色或紅色。 |
‧花: |
花簇腋生,直到下部葉,或同時具頂生花簇,成下垂的穗狀花序;花簇球形,直徑 0.5~1.5 公分,雄花和雌花混生,雄蕊 5 枚,花柱 2~3 裂;苞片和小苞片卵狀披針形,長 0.25~0.3 公分,透明,頂端有 1 長芒尖,背面具 1 綠色或紅色隆起中脈;花被片矩圓形,長 0.3~0.4 公分,綠色或黃綠色,頂端有 1 長芒尖,背面具 1 綠色或紫色隆起中脈;雄蕊比花被片長或短。花期 5~8 月。 |
‧果實: | 胞果卵狀矩圓形,長 0.2~0.25 公分,環狀橫裂,包裹在宿存花被片內;種子近圓形或倒卵形,直徑約 0.1 公分,黑色或黑棕色,邊緣鈍。果期 7~9 月。 |
‧特性: |
莧菜在亞熱帶的台灣,為一年生草本,算是極易栽培的蔬菜,生性很健旺,台灣各地均見有栽培。品種分為白莧和紅莧兩大類,白莧葉片呈綠色,紅莧葉綠中帶有紫紅斑,後者煮食後湯色稍帶紫紅色。另有野生種稱鳥莧及刺莧2種。更有新品種稱為穀粒莧或老鎗穀,開花後能大量結籽,以採收種子作食用,園藝上可當觀賞植物栽培,成串而鮮紅的花穗,甚為美觀。Amaranthus tricolor 'Illumination' 雁來紅(老來嬌、老少年、後庭花)為園藝種。 |
‧其他: | 莧菜從歷史資料來看,最早的名稱為[荇],秦漢以前都是這個說法,後來,有人寫為[莕],也有人寫為[杏],大致上都是出於[荇]字的筆誤,直到民國以後,才有莧的稱呼,並加以統一,以前的一些名稱就不再使用了。民國 32~33 年間,台灣在日本統治之下,進行大東亞戰爭,民生物資相當缺乏,加以美國為首的盟軍飛機經常轟炸,許多家庭的餐食很難正常化,經常是選用最容易栽培的紅莧菜,以蔥花爆香後煮成一鍋湯,奢侈一點的加上幾條小魚乾,這就是全家人的菜餚和湯食了,現在烏莧菜小魚乾竟然是餐廳中的上菜。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326004020 莧菜 |
‧拍攝地點: | 后里鄉公館村尾社莊(99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