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果石櫟 | |||||||||||||||||||||
|
‧中文名稱: |
菱果石櫟 更多菱果石櫟 |
‧英文名稱: |
Ruanta Tanoak |
‧學名: |
Lithocarpus
synbalanos (Hance) Chun Lithocarpus synbalanos (Hance) Schottky(巒大石櫟-應紹舜) Pasania rhombocarpa Hayata(菱果柯-台灣植物圖鑑) Pasania synbalanos (Hance) Schottky Quercus rhombocarpa Hayata Quercus synbalanos Hance Lithocarpus taitoensis (Hayata) Hayata(菱果柯-中國植物誌) |
‧科名: | 殼斗科(Fagaceae)柯屬(Pasania) |
‧別名: | 菱果石櫟,菱果柯,紅肉杜,合斗石櫟,巒大石櫟,巒大山石櫟,台東石櫟、台東柯 |
‧原產地: | 分佈於中國大陸江南地區、香港及台灣。 |
‧分佈: | 台灣,分佈於中部及南部約 400~1,200 公尺的山地闊葉林中。 |
‧用途: | 1.中低海拔綠化樹種:大樹的樹幹挺直,樹皮褐黑色,厚 0.5~0.7 公分,輕度淺縱裂,內皮淡褐色,脊稜狀的木射線疏離,略凸起;樹形優美,可供栽植為綠化庭園樹種,木質部的心邊材分明,心材淡紅褐色。2.木材用途:材質頗堅重,心材紅褐色,可用為器具、薪炭等。 |
‧莖: | 常綠喬木,樹高可達 20 公尺,徑 40~60 公分;樹皮灰褐色,略光滑,縱向細裂縫,皮孔不明顯;側枝具皮孔。 |
‧葉: |
單葉,互生,葉卵形或長橢圓形,有時亦有為卵狀長橢圓形,長 6~12 公分,寬 3~5 公分,先端漸尖或略呈短尾狀,基部銳或漸狹,有時亦為楔形,革質或薄革質,全緣;表裡兩面均光滑無毛,上表面深綠色,下表面呈灰白色;中肋於表面平直而於背面顯著隆起,側脈 8~10 對,於表裡兩面均隆起;葉柄長 1~2 公分,粗厚,光滑無毛。 |
‧花: |
雄性花花被 6 裂,雄蕊 2 枚,長約 0.2 公分,寬約 0.15 公分;雌性花 3~5 朵成叢,花被 6 裂,長約 0.12 公分,寬約 0.1 公分,花柱 3 枚,基部被毛,柱頭尖銳。殼斗長約 0.5 公分,徑約 1.3 公分,具鱗片,鱗片 7~9 輪,但上面呈覆瓦狀。花期 2~3 月。 |
‧果實: | 果實為堅果,長 1.6~1.7 公分,徑約 1.8 公分,成熟時為扁菱形,後變為倒卵形、橢圓形或扁球形。果次年 8~12 月成熟。 |
‧特性: |
喬木,高達 20 公尺,胸徑 70 公分,小枝有灰黃至灰棕色薄片狀蠟鱗層,當年生新枝無毛或有稀疏的微柔毛或密被短柔毛。葉略厚而質稍硬,卵形,寬或長橢圓形,有時兼有倒卵狀橢圓形,長 6~12 公分,寬 2~5 公分,頂部突狹尖,短尾狀,或漸尖,基部寬楔形,常一側略短,有時楔尖,全緣,中脈在葉面微凹陷或有時平坦,側脈每邊 7~10 條,在葉面常呈裂槽狀,支脈不明顯,稀纖細網狀,嫩葉幹後葉面常有油潤光澤(有薄片狀蠟鱗層);葉柄長1.5~3.5公分。雄花序通常單穗腋生,長 4~6 公分;雌花序長達 20 公分;雌花每 3 朵一簇,花柱長不及 0.1 公分。果序軸粗 0.3~0.7 公分;殼斗淺碟狀或為上寬下窄的短漏斗狀,寬 1.0~1.5 公分,上部邊緣薄,向下部甚增厚,硬木質,小苞片細小,三角形,緊貼,通常橫向連生成環狀,僅頂部的略呈覆瓦狀排列;堅果圓錐形,高 1.2~1.8 公分,寬 1.0~1.5 公分,頂端短尖,稀平坦,栗褐色,常有白色粉霜,果臍深 0.1~0.2 公分,口徑 0.5~0.9 公分。花期 5~9 月,果次年 8~12 月成熟。本種與石櫟頗為相似,不甚易區別,但仍可由本種之芽鱗近平滑而無毛,堅果菱形而非長卵形加以區別。 |
‧更多資料: |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306007120
菱果石櫟 |
‧拍攝地點: | 八仙山森林遊樂區(1010210-103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