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穀精草

菲律賓穀精草01.JPG
菲律賓穀精草01
菲律賓穀精草04.JPG
菲律賓穀精草04
菲律賓穀精草06.JPG
菲律賓穀精草06
菲律賓穀精草07.JPG
菲律賓穀精草07
菲律賓穀精草08.JPG
菲律賓穀精草08
菲律賓穀精草09.JPG
菲律賓穀精草09
菲律賓穀精草10.JPG
菲律賓穀精草10
菲律賓穀精草11.JPG
菲律賓穀精草11
菲律賓穀精草14.JPG
菲律賓穀精草14
菲律賓穀精草15.JPG
菲律賓穀精草15
菲律賓穀精草16.JPG
菲律賓穀精草16
菲律賓穀精草17.JPG
菲律賓穀精草17
菲律賓穀精草18.JPG
菲律賓穀精草18
菲律賓穀精草19.JPG
菲律賓穀精草19
菲律賓穀精草20.JPG
菲律賓穀精草20
菲律賓穀精草21.JPG
菲律賓穀精草21
菲律賓穀精草-實00.JPG
菲律賓穀精草-實00
菲律賓穀精草-實01.JPG
菲律賓穀精草-實01
菲律賓穀精草-實04.JPG
菲律賓穀精草-實04
菲律賓穀精草-實05.JPG
菲律賓穀精草-實05
菲律賓穀精草-實09.JPG
菲律賓穀精草-實09

‧中文名稱:

菲律賓穀精草                             菲律賓穀精草
‧英文名稱: Truncate Pipewort

‧學名:

Eriocaulon truncatum Buch.-Ham. ex Mart.
Eriocaulon merrillii Ruhl. ex Perkins
Eriocaulon merrillii Ruhland var. merrillii
Eriocaulon merrillii Ruhland ex Perkins
Eriocaulon suishaense Hayata

‧科名:

穀精草科(Eriocaulaceae)穀精草屬(Eriocaulon)

‧別名:

菲律賓穀精草,日月潭穀精草,水社榖精草,流星穀精草(海南植物誌)
‧原產地: 琉球和台灣北部與中部沼澤地上有分佈。
‧分佈: 台灣零星分布於北部與中部沼澤地上。
‧用途: 1.藥用:性味:花序:辛、甘、平。效用:花序:清熱,退翳。
‧莖: 草本,無莖。

‧葉:

單葉,叢生;葉片長 2~5 公分,寬 0.3~0.5 公分,線形至披針形,葉尖漸尖,上下表面光滑,具 7~8 條脈。

‧花:

花序為頭狀花序,徑 0.3~0.4 公分,扁球形,灰白色,有光澤;花莖多數,光滑無毛,長 3~12 公分,具 4~5 條肋脈;總苞長約 0.25 公分,倒卵形,先端圓;苞片長約 0.2 公分,倒卵狀長橢圓形,先端鈍形且具不規則細鋸齒,膜質,光滑無毛,黃色;雄性花花萼佛燄苞狀,長約 0.15 公分,透明,黃色,一邊劈開,先端淺或深裂,光滑無毛;花冠筒先端具淺 3 裂,裂片狹窄且銳尖,黃色;雄蕊 6 枚或 5 枚,花藥黑色;雌性花萼片 2 片,離生,線形,黃色,長約 0.1 公分;花瓣 3 片,線形,和花萼約等長,黃色,先端具腺體;柱頭 3 歧,長約 0.1 公分,比花柱長。花期 5~10 月。
‧果實: 果實為蒴果,3 室,球形;種子橢圓形,光滑無毛。

‧特性:

草本,無莖。單葉,叢生;葉片長 2~5 公分,寬 0.3~0.5 公分,線形至披針形,葉尖漸尖,上下表面光滑,具 7~8 條脈。花序為頭狀花序,徑 0.3~0.4 公分,扁球形,灰白色,有光澤;花莖多數,光滑無毛,長 3~12 公分,具 4~5 條肋脈;總苞長約 0.25 公分,倒卵形,先端圓;苞片長約 0.2 公分,倒卵狀長橢圓形,先端鈍形且具不規則細鋸齒,膜質,光滑無毛,黃色;雄性花花萼佛燄苞狀,長約 0.15 公分,透明,黃色,一邊劈開,先端淺或深裂,光滑無毛;花冠筒先端具淺 3 裂,裂片狹窄且銳尖,黃色;雄蕊 6 枚或 5 枚,花藥黑色;雌性花萼片 2 片,離生,線形,黃色,長約 0.1 公分;花瓣 3 片,線形,和花萼約等長,黃色,先端具腺體;柱頭 3 歧,長約 0.1 公分,比花柱長。果實為蒴果,3 室,球形;種子橢圓形,光滑無毛。花期 5~10 月。穀精草多生於種稻穀的水田中,早年農夫因為它們常在稻田中出現,而且一出現就形成一大族群,所以認為它吸收了穀類的菁華,故將之稱為穀精草。
‧更多資料:

https://tbd.tbn.org.tw/plant106/WebPlantDetail.aspx?tno=624001041 菲律賓穀精草
鄭武燦 編著 台灣植物圖鑑 下冊2850明潭穀精草 p1425 國立編譯館主編
中國植物誌 第 13(3) 卷 062 頁 PDF 菲律賓穀精草
https://baike.baidu.com/item/菲律賓穀精草 菲律賓穀精草
臺灣藥用植物資源名錄 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編 穀精草 116頁 92年10月參考)

‧拍攝地點: 新竹縣新豐鄉蓮華寺濕地(1060805);科博館自然學友之家(1061001)

回首頁